


2025-01-08
1月3日,全國首家新能源電池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落地常州。
“花落”常州,當然在于其在新能源產業上的絕對優勢。據悉,常州新能源產業投資熱度已連續三年全國第一,產業集聚度全國第三。同時,常州儲能電池(含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居全國首位。新能源領域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40%,動力電池領域專利數全國領先。
隨著“新能源看常州”的品牌標識熱度升溫、成效凸顯,更好地提供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服務,推動重點企業、科研機構深度參與國際標準法規制定,以助力新能源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尤為凸顯,評議基地因此應運而生。
據介紹,該評議基地,由海關總署國際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常州市人民政府及南京海關三方聯合共建。
在技術支撐方面,評議基地以南京海關危險貨物與包裝檢測中心技術力量為依托,同時邀請頭部企業和科研院所、海關總署研究中心、上海海關學院、江蘇省貿促會相關專家學者組建專家技術團隊,構建“多元一體”的專家人才格局。
參與其中的安可捷檢測(常州)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行業檢測、認證的第三方實驗室,該公司副總經理周國華表示:“將發揮檢測技術力量,協同基地為應對國外技貿壁壘提供實驗數據支撐,同時對標國際高標準技術要求,幫助企業優化產品設計、提升產品性能,推進新能源電池產業的轉型升級。”
落地常州后,該評議基地將鏈接高水平開放形態和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入開展境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為企業充分享受權利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幫助國內新能源企業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推動優勢產品、技術、標準“走出去”,培育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與會企業代表對評議基地前景尤為期待。“評議基地不僅提升了企業參與技貿措施研究評議工作的主動性,還為新能源電池行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溝通交流平臺,堅定了企業‘走出去’的信心。”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物流、交付與服務高級總監曾建平說。
下一步,評議基地將持續發揮“橋頭堡”優勢,加大技貿壁壘應對力度,強化產業政策對接,通過品牌峰會等活動,挖掘創新潛力搶占賽道,建設具有示范性、影響力的基地建設樣板,“立足常州、站位全國、面向國際”,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