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3
廈門海關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硫酸銨出口額達39.0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8.79%,出口規模穩居全國首位,展現出強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這一成績的取得,既源于福建扎實的產業根基與完善的物流支撐,也離不開海關部門精準高效的服務保障。
作為我國硫酸銨生產和出口的核心省份,福建依托成熟的化工產業集群與港口物流網絡,培育出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出口骨干企業。以深耕行業21年的福建展化化工為例,其年產過硫酸銨7.5萬噸,憑借自主研發的槽式電解槽等核心技術與定制化產品服務,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過硫酸鹽生產企業,為區域出口增長注入堅實動力。完善的產業生態與企業創新活力相互疊加,推動福建硫酸銨出口呈現“井噴”態勢。
從出口格局來看,國際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成為增長關鍵引擎。前三季度,福建省對巴西、印度、越南等農業大國的出口表現尤為突出:對巴出口15.21億元,同比激增106.04%;對印出口3.78億元,增幅達95.58%;對越出口1.86億元,增長80.92%。這三大市場合計貢獻了全省硫酸銨出口總值的53.35%,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主陣地”。值得關注的是,民營企業作為出口“主力軍”表現亮眼,前三季度出口額達37.1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17.45%,彰顯出民營經濟的強勁韌性與市場活力。
廈門海關的精準服務為出口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針對企業通關需求,海關通過“進千企、解千題”調研行動,深入解讀化肥類產品監管標準,提供原產地證簽發、通關流程等全鏈條指導。依托廈門智慧口岸建設成果,推行“抵港直裝”等高效監管模式,借助“單一窗口”數據共享優勢,大幅壓縮貨物通關時長,讓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國際訂單、搶占市場先機。截至9月,廈門空港口岸進出口通關時效已連續六年位居全國沿海十大空港前列,為硫酸銨等大宗商品出口構建了暢通高效的物流通道。
業內分析指出,福建硫酸銨出口的強勁增長,既反映了全球農業生產對優質化肥的旺盛需求,也凸顯了我國化工產業與港口物流協同發展的綜合優勢。隨著智慧口岸建設的持續深化與產業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福建有望進一步鞏固出口領先地位,為區域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