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9
今年以來,貴州省鋰電池出口勢頭強勁。據貴陽海關統計,1至5月出口額達5.9億元,同比增長628.8%,實現連續9個月增長,呈現持續攀升態勢。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智慧監管模式的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支撐。
鋰電池作為新能源領域關鍵組件,屬于第9類危險貨物,其出口包裝的安全性至關重要。以往,海關需對每批貨物包裝進行現場鑒定,查檢合格后出證放行通常需2至3天,難以滿足企業對時效性的需求。
針對轄區鋰電池出口批次多、數量大、時效強的特點,貴陽海關創新推出“出口鋰電池包裝智慧檢驗模式”。通過實地考察企業生產環境、工藝流程,“一企一策”制定方案,依托“大數據+算法+AI識別”技術,構建產品線“數據畫像”。系統可自動比對貨物包裝信息與海關合格庫數據,無異常即快速放行,將原本2至3天的查檢流程縮短至30分鐘內,大幅提升通關效率。例如,某新能源科技公司通過該系統申報檢驗,實現包裝免現場查檢直接放行,企業負責人對此連連點贊。
貴陽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發揮科技賦能與政策優勢,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助力轄區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出口的爆發式增長,不僅體現了貴州鋰電池產業的強勁活力,更彰顯了智慧監管模式對產業發展的有力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