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7
2024年2月24日,綜合路透社、彭博社及剛果(金)官方消息,全球最大鈷生產國剛果(金)宣布將暫停鈷出口四個月,旨在遏制國際市場鈷金屬供應過剩引發的價格持續下跌。此舉被視為該國首次通過行政手段干預鈷市場平衡。
供應激增致價格腰斬政府緊急啟動出口管制
近年來,由于中資礦業企業洛陽鉬業大幅提升其在剛果(金)TFM與KFM兩座超級礦山的產能,該國鈷產量已占據全球總供應的75%。然而,市場需求的增速未能匹配產能擴張,導致鈷價自2022年高點暴跌逾60%。據市場數據顯示,當前鈷價已跌破每磅10美元,創五年新低。
2月21日,剛果(金)總理與礦業部長簽署行政法令,授權戰略礦產市場監管局(ARECOMS)在市場穩定性受威脅時采取緊急措施。ARECOMS主席帕特里克·盧阿貝亞證實,出口禁令已于2月22日正式生效。他在回應彭博社問詢時強調:“鈷出口須與全球實際需求動態校準。該禁令無差別適用于所有生產商,但不會限鈷的開采或影響銅的出口。”據行業慣例,鈷作為銅礦伴生產品,二者供應鏈相互獨立。
動態審查機制啟動倒逼產業升級
根據新規,禁令將在三個月后接受階段性評估,后續可能調整政策力度。ARECOMS同步推進多項配套改革,包括推動本土鈷精煉能力建設、完善透明定價體系,以提升該國在全球電池金屬價值鏈中的議價權。分析指出,此舉或倒逼嘉能可、歐亞資源集團等國際礦業巨頭加大在剛果(金)的加工投資。
市場對此反應呈現分化:電池制造商擔憂短期供應鏈波動,但長期認可供需再平衡的必要性;而礦業咨詢機構警告,若主要消費方未同步縮減采購,該政策或引發2024年二季度結構性短缺風險。全球鈷貿易格局正面臨深度重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