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4
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節日用品、玩偶及動物造型玩具出口規模突破500億元大關,產品遠銷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外貿增長版圖中亮眼的新勢力。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在10月1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這類商品的全球走紅,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彰顯了外貿企業的創新活力,更依托于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
國貨潮玩的出海爆發,核心源于“文化+創意”的雙重賦能。從中秋期間在海外圈粉無數的國潮花燈、竹編小玉兔,到風靡全球的盲盒公仔、模型手辦,中國原創玩具不再是簡單的娛樂載體,而是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融合的文化符號。以泡泡瑪特為例,其與盧浮宮聯名推出的LABUBU冰箱貼引發海外消費者排隊搶購,新加坡魚尾獅版LABUBU更出現“一娃難求”的盛況,印證了東方文化通過創意表達突破地理與文化界限的強大穿透力。
制造實力與技術創新為出口增長提供堅實支撐。我國玩具企業借助3D打印等先進技術,將新品開發周期從15天壓縮至3天,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到效率領先的跨越。這種“創意快反+品質保障”的優勢,讓中國玩具在全球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力,也推動行業完成從“代工車間”到“IP策源地”、從“貼牌利潤”到“品牌溢價”的身份躍遷。
企業全球化布局的加速更讓出口動能持續釋放。2025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在英國劍橋、印尼巴厘島等多地拓展門店,截至6月底已在18個國家落地571家門店,海外營收占比提升至40.3%,其中美洲市場營收同比激增1142.3%。名創優品旗下TOP TOY等品牌也加快海外布局,計劃年內進駐5至6個海外國家,而布魯可等企業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幅更達898.6%,展現出中國潮玩在全球市場的滲透力。
從全球市場格局看,中國玩具出口的亮眼表現恰逢其時。數據顯示,2015至2024年全球潮玩市場規模從87億元增長至448億元,年復合增速近23%,北美、歐洲等成熟市場需求穩定,東南亞、東歐等新興市場增速加快。中國玩具憑借文化內涵、創新設計與制造實力的深度融合,正精準契合全球消費升級趨勢,在國際市場中構建起獨特的競爭優勢。
隨著“文化出海”與“制造升級”的協同推進,中國節日玩具與潮玩產品的出口潛力將持續釋放。從單一產品輸出到IP文化傳播,中國玩具產業正以全新姿態參與全球分工,為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創意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