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6
海南省東方市的三家鎮,過去是一個偏遠的農業小鎮。十年間,這個小鎮因一條魚——鱷魚,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鱷魚小鎮”。
近日,記者走進這個鱷魚小鎮,聽海南鱷珍鱷魚產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鱷珍公司”)總裁喻志林講述了一條魚背后的小鎮故事,及其蘊藏的潛力和機遇。
喻志林對鱷魚產業的興趣,始于2011年的一次泰國旅行。在那里,他看到鱷魚皮包動輒上萬元,鱷魚肉被制成各種美食,深受游客歡迎。這讓他意識到,鱷魚遠非普通人眼中的兇猛野獸,而是一個蘊藏巨大價值的物種。
“鱷魚皮是稀有皮革,一個普通皮包能賣到2萬至3萬元,高端品牌甚至十幾萬。”喻志林說。
東方市鱷魚小鎮自2015年起步,短短十年集聚42家企業,鱷魚存欄量超40萬尾。喻志林預計,2030年達300萬尾,“世界鱷魚看中國,中國鱷魚看東方。因為我們有環境、有規模、有品質”。
在鱷珍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鱷魚小鎮已初步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養殖端采用“公司+農戶”等模式,企業為村民養殖戶提供鱷魚苗、飼料和技術,回收成熟鱷魚,5年來使得村民增收超1億元,輻射2000多個家庭。加工端涵蓋生鮮、熟食、生物制品、皮具、鱷魚酒和日化產品等六大產品線,相關生產布局正逐步完善。
2025年初,中央和海南省先后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這讓我們感到振奮。”喻志林說,海南省也出臺了融資、科研等具體支持措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通過“海易辦”平臺,企業能快速對接職能部門,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喻志林認為,這為鱷魚產業帶來新機遇。
“稅收優惠和貿易便利化政策降低了出海成本。”喻志林說,公司正推進歐盟認證,計劃將鱷魚皮具和生物制品銷往歐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