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0
從米蘭時裝周的設計對話到巴黎秀場的創意發布,從與意大利權威協會的簽約合作到中意時尚峰會的思想碰撞——近期海寧皮革城聯合中國服裝協會的歐洲之行,標志著這座“中國皮革之都”正式從“產品出海”邁入“模式出海”的新征程。這場跨越亞歐的產業互動,不僅是區域產業集群的全球化亮相,更是中國時尚生態系統在全球話語體系中的一次主動價值定義。
生態筑基:從千億元產業集群到全鏈條能力輸出
海寧皮城的全球化戰略升級,植根于四十余年積淀的產業沃土。從上世紀90年代皮革制品遠銷歐洲起步,如今的海寧已形成年產值超千億元、輻射8省12城的產業集群,經營企業逾萬家,從業人員超10萬人。這種規模優勢背后,是從原料供應到品牌孵化的全鏈條能力構建:在品類上,從傳統皮衣、皮草延伸至羊絨大衣、羽絨服乃至四季時裝,實現從“保暖需求”到“時尚表達”的消費升級;在服務上,通過“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形成“數字大腦+縣域制造”的獨特模式,堪比意大利托斯卡納皮革集群的產業協同效率,而杭州至海寧28分鐘的通勤圈,更讓直播流量與消費畫像能精準反哺生產端。
這種系統性能力,成為“模式出海”的核心底氣。正如海寧中國皮革城董事長黃征在2025中意時尚峰會上所言:“開放共贏是應對全球產業變革的關鍵”。峰會作為歐洲之行的重頭戲,由中意兩國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其本質是海寧以產業生態為籌碼,與國際時尚界展開的平等對話。
秀場內外:設計話語權與渠道話語權雙重突破
在時尚產業的核心舞臺上,海寧皮城用設計實力與合作誠意打開全球市場。米蘭時裝周期間,其攜雪豹、如月設計等品牌亮相巴黎中法時裝周“中國服裝好設計”聯合發布秀,以東方美學與當代功能的融合重塑國際認知:雪豹品牌的“游牧都市”系列,將專利防水皮革與材質溯源芯片結合,精準匹配年輕群體對功能與環保的雙重需求;如月設計的“移動的歸屬”系列,則以天然面料與多場景設計,展現中國新銳設計的創意深度。
秀場之外的務實合作更具長遠價值。與意大利琳瑯沛麗皮革協會(LINEAPELLE)的戰略簽約,堪稱此次歐洲之行的標志性成果——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皮革專業展會組織者,LINEAPELLE累計吸引42國參展商,促成1500億美元訂單,其與海寧的合作將實現亞歐展會資源雙向引流,讓中國供應鏈直接對接國際時尚前沿。同時,與意大利POINT SHOWROOM、PAPAV訂貨會建立的合作機制,更打通了國際秀場與中國市場的雙向通道,既助力本土品牌登陸國際舞臺,也為海外品牌進入中國提供落地支撐。
生態輸出:重構全球時尚產業協同格局
“模式出海”的精髓,在于跳出單一產品貿易的局限,實現時尚生態的跨境復制與共創。海寧皮城正構建的“雙向賦能體系”頗具代表性:在“引進來”端,通過引入意大利鞣革技術、國際設計人才,持續提升本土產業的技術與審美能級;在“走出去”端,依托海寧潮來跨境貿易中心、海外展示中心及跨境電商平臺,將國內成熟的供應鏈管理、品牌孵化經驗輸出至海外。這種模式區別于傳統外貿的“單向輸出”,形成“國際資源+中國制造+全球市場”的閉環。
在全球時尚產業面臨數字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挑戰的當下,海寧的生態輸出更具現實意義。其推廣的“新時代工匠”計劃,將非遺技藝與直播電商結合,既保留手工皮具的文化價值,又拓寬市場渠道;而與國際機構共建的標準體系,正推動中國皮革產業從“合規出口”向“標準制定”升級。這種長期主義的布局,讓海寧皮城不僅是產品供應商,更成為全球時尚產業的“生態服務商”。
從“皮革之都”到“全球時尚生態樞紐”,海寧皮城的戰略升維,為中國產業集群的國際化提供了新范式。當產品力、設計力與生態力形成合力,中國時尚產業正在全球價值鏈中實現從“追隨者”到“定義者”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