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0
2025年上半年,中國體育用品出口在全球市場需求修復中展現穩健韌性。據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出口金額達149.01億美元,同比上漲1.56%,延續了2024年(283.96億美元,同比增長6.77%)的復蘇態勢。值得關注的是,出口結構呈現顯著分化,跑步機、健身及康復器械等品類逆勢高增,成為拉動整體出口的核心力量。
品類分化:健身器材撐起近九成增長
在主要出口品類中,健身器材板塊的表現尤為亮眼,與運動鞋服的疲軟形成鮮明對比。具體來看:
跑步機出口金額達6.9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2.75%,雖在健身器材出口總額中占比14.6%,但增速領跑細分品類;
其他健身及康復器械出口規模更為突出,金額達27.8億美元,同比上漲19.63%,占健身器材出口總額的58.1%,成為絕對主力。
這兩類產品的增長貢獻度尤為顯著。回顧一季度數據,健身器材與跑步機的出口增長合計2.59億美元,占體育用品全部出口增長額的89.31%,這一強勢勁頭在二季度得以延續(二季度健身器材出口同比增長8.37%)。與之相對,運動服、運動鞋出口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運動鞋出口同比降幅超10%,反映出全球消費需求向健康器材傾斜的趨勢。
增長邏輯:需求復蘇與技術創新雙驅動
健身器材出口的爆發式增長,源于市場需求與產業升級的雙重支撐。從需求端看,疫情期間形成的家庭健身習慣持續釋放“長尾效應”,疊加2023年國際市場去庫存周期結束,歐美等核心市場需求顯著修復,為中國健身器材出口注入動力。以跑步機為例,其智能互聯功能與穩定品質深受歐美家庭青睞,一季度出口量已達318萬臺,同比增長44.94%,主要銷往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
從供給端看,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近年來,健身器材企業紛紛布局智能健身設備、可穿戴技術等領域,通過產品升級擺脫同質化競爭。例如江蘇、浙江等地的制造商推出搭載心率監測、AI教練指導功能的高端跑步機,產品附加值較傳統機型提升30%以上,成功打入歐洲中高端市場。這種“技術+制造”的雙重優勢,讓中國健身器材在全球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
區域亮點:產業集群與新興市場協同發力
地方產業集群的支撐與市場布局的優化,進一步鞏固了出口韌性。作為體育用品出口核心省份,江蘇上半年表現突出,1-5月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額達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8%。南京的球類制造商為NBA、歐洲頂級足球聯賽供貨,前5月足球出口額增長36%;南通企業則通過環保材料創新開拓中東、南美市場,球類出口覆蓋18個國家和地區。
在市場布局上,企業除深耕歐美傳統市場外,也在拓展新興領域。一季度數據顯示,跑步機對加拿大出口額環比增長393.21%,健身器材對東南亞、中東的出口增速均超15%,多元化布局有效對沖了單一市場波動風險。
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中國體育用品出口的“結構性增長”特征顯著,健身器材憑借需求紅利與技術升級實現突圍。隨著企業持續深化創新與市場拓展,體育用品出口有望在下半年延續穩增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