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3
2024年,全球經濟持續復蘇,貿易需求總體上升,海外大客戶庫存也已回歸至正常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國醫藥產品出口至傳統市場、新興市場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在傳統市場,對歐盟(含英國)出口額同比增長6.7%,其中中藥類、醫療器械類產品對該地區出口額同比增長均超兩位數,分別為18.2%、12.1%;對美國出口增長亮眼,出口額同比增幅為11.8%,中藥類產品對美國出口額同比大幅增長32.7%,西藥類、醫療器械類產品對美國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3.8%、9.4%。
對東盟、拉丁美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額均穩步增長,同比分別增長5.7%、11.4%、10.9%。其中,西藥類產品對東盟出口額同比增長11.4%;西藥類、醫療器械類產品對拉丁美洲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10.4%、14.6%;中藥類、西藥類產品對非洲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19.9%、16.6%。
優勢產品地位不變,出口結構持續優化
多年來,大宗原料藥、中小型醫療器械是我國醫藥產品出口的主力。2024年,原料藥占醫藥產品出口額比例仍約40%,醫用敷料、一次性耗材、保健康復用品等醫療器械類產品出口額占比也基本平穩,奠定了我國醫藥外貿穩定發展的基礎。
同時,隨著我國醫藥企業生產、研發、注冊、品牌影響力等各方面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高端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市場。藥品領域,2024年西藥制劑出口額同比增長10%,多個高端制劑在歐美市場獲批。醫療器械領域,高端醫療器械出口占比不斷增加,由醫用敷料、低值耗材為主逐漸向技術含量較高的高值耗材、醫院診斷與治療產品傾斜。數據顯示,2024年西藥制劑、一次性耗材、診斷設備出口增長較快,出口額同比增幅分別達10%、13.9%、6.9%,三類產品出口額同比凈增36億美元,占到醫藥產品出口總體增量的60%,成為拉動我國醫藥出口增長的新動能。
生物類似藥、創新藥出海風頭正勁
2024年,多款國產生物類似藥出海取得積極進展。2024年1月,齊魯制藥的雷珠單抗獲歐洲藥品管理局批準上市,2月該產品又在英國獲批上市;4月,復宏漢霖的曲妥珠單抗在美獲批上市。除歐美市場外,多家企業也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積極布局,通過注冊上市、授權許可等多種方式開拓新興市場。
隨著全球多款生物藥到達“專利懸崖”,生物類似藥將有望貢獻顯著的市場份額。IQVIA預計,2020年至2030年,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將以15%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2030年將達到750億美元。目前,我國生物類似藥研發管線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其在海外生物類似藥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我國創新藥出海熱度不減。國內藥企加大研發投入,在雙抗、ADC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領域,興起出海熱潮。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數量達74個,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全年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總額達60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24%;交易總金額達489億美元,同比增長2.3%。NewCo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出海戰略,也正逐步成為中國藥企實現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醫療器械國際化加速
過去幾年,新冠疫情使海外市場對防疫類醫療器械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推動我國部分產品進入海外高端市場。后經歷海外客戶去庫存階段,2024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恢復了常態化增長,出口額同比增長7.3%,多家企業在海外市場表現優異,海外市場正成為新的增長引擎。隨著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市場服務等方面的不斷成長,加之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轉向海外,通過建立銷售團隊、海外并購、屬地化經營等多種方式開拓海外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