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5
國家能源局7月31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等情況。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5.73億千瓦,同比增長22.7%,其中陸上風電5.28億千瓦、海上風電4420萬千瓦;上半年全國風電累計發電量58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6%,平均利用率為93.2%。
當前,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速推進,風電行業在需求復蘇與產業鏈“反內卷”的雙重作用下,供需格局正逐步改善。在深遠海相關政策支持及海外市場拓展的雙重催化下,風電板塊存在業績超預期和估值擴張的可能性。
具體可從價格回升、海風起量與海外拓展三方面看好風電板塊的發展前景:
陸風中標價格平穩抬升:今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疊加2月印發的《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136號文),風電市場迎來新一輪搶裝潮。同時,風機行業的內卷式競爭已告一段落,下游客戶在招投標過程中降低了價格權重,調整了評標方法,使得價格企穩回升,行業盈利存在修復空間。
海上風電有望獲配套政策支持:國家積極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7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要做強做優做大海洋產業,推動海上風電規范有序建設。目前國內海上風電正處于從近海向深遠海過渡的階段,深遠海項目的啟動有望進一步打開海風的成長空間。海上風電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盈利水平維持較好——由于對單機容量、穩定性及安全性要求更高,海風行業新進入門檻較高,實際參與方遠少于陸風;同時,海風價格約為陸風的兩倍,盈利能力更強。
風電廠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當前中國風機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占比仍較低,但風機性價比已遠超海外同行,未來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擴張。憑借性價比優勢,國內風機企業正從新興市場逐步起量,并開始向歐美發達市場滲透。一方面,新興市場風電裝機基數較小,存在較大的風電開發空間;另一方面,海外市場較為分散,競爭烈度相對較低。此外,海外風機價格較國內高出約一倍,盈利空間可觀。
此外,136號文推動新能源電力進入市場后,市場曾擔憂電站轉讓業務的收益率可能下滑,因此存在一定觀望情緒。但從已發布細則的省份來看,政策對收益率的影響有限;同時,風電相比光伏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收益率,具備較好的安全墊,受到開發方的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