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9
位于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的派河港,作為江淮運河首座集裝箱碼頭,八月烈日下,滿載江淮輕卡的貨船從這里啟航,經長江抵達上海后運往全球。如今,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已成為安徽外貿出口的亮眼名片。
“派河港當前貨物以汽車和白色家電為主,‘新三樣’占比約二成?!笔∨珊痈蹏H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衛平介紹,港口已與大眾、江淮、比亞迪、國軒高科、陽光新能源等企業建立常態化合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出口“新三樣”產品371.3億元,同比增長67.8%,占全省出口總值的12%,外貿蓬勃發展的背后,離不開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的支撐。
鋰電池、儲能柜等“新三樣”產品多屬于第九類危險品,其港口裝卸需取得危險貨物裝卸經營許可。安徽地處內陸,以往貨物需經出海口中轉,中轉過程中危險品申報、開箱等監管程序復雜。為適配新能源產業物流需求,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加快改革探索,創新推出第九類危險貨物水路運輸“水水中轉”“一單制”“一箱制”等運輸模式,以首創性、集成式改革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
此前,合肥新能源及儲能相關產品需先經公路運至南京、太倉、上海等地轉運。為釋放江淮運河黃金水道優勢,解決“新三樣”借港出運、多次中轉的“梗阻”問題,合肥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港區一期碼頭成功取得第九類危險貨物港口裝卸作業資質?!啊修D’模式下,貨物可從合肥派河港直接通過水運抵達出???,相當于為合肥‘新三樣’在‘家門口’新增了出海通道。”熊衛平說。
針對第九類危險貨物水路運輸中重復申報、重復開箱的問題,合肥片區支持合肥交通運輸局與上海海事局協同推進兩地海事監管,優化長三角區域中轉運輸模式,創新“一單制”申報流程,打通“水水中轉”堵點。“一單制”將以往兩地重復申報合并為一次申報,企業僅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且兩地海事互認貨物安全適運聲明書與船舶申報單,無需在目的地二次申報,大幅減輕企業申報負擔。
此外,通過建立長三角海事執法監管協作機制,“新三樣”危險貨物裝箱環節現場檢查、船舶適載許可和貨物適運報告辦理結果實現長三角監管互認,顯著提升出口時效。
此次改革讓合肥“新三樣”危險貨物的申報、船舶適載、貨物適運等手續由“串聯”變為“并聯”,實現“全過程不開箱”。數據顯示,企業貨物出口單箱綜合物流成本降低3000-5000元,再次拆裝箱時間減少1-2天,較原公路運輸模式,物流成本下降約15%。
合肥片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模式不僅為企業提效降本,更助力合肥“新三樣”高效對接國際航運網絡,提升合肥在區域經濟中的地位與影響力,吸引更多產業資源集聚。下一步,合肥片區將繼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高水平開放為引領,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暢通國際物流通道,為安徽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