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8
中國持續推進非洲農產品零關稅政策落地,為中非經貿尤其是農業領域合作注入強勁動力,具體進展與影響如下:
一、零關稅政策的逐步拓展
2024年12月1日起,中國率先對所有同中方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其中涵蓋33個非洲國家,為非洲農產品對華出口打通關稅便利通道。2025年6月11日,中方進一步宣布,愿通過商簽共同發展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將該零關稅舉措覆蓋至53個非洲建交國,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范圍,為非洲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更多便利條件。
二、零關稅政策下非洲多國農產品出口成效
(一)肯尼亞:牛油果與茶葉出口雙增長
作為零關稅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肯尼亞的牛油果與茶葉對華出口表現亮眼。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累計進口肯尼亞牛油果約6892.5噸,貨值達9000萬元人民幣,推動肯尼亞躍升為中國第三大牛油果供應國。此前肯尼亞牛油果主要依賴歐盟、中東市場,如今在零關稅加持下,分析預計未來其對華出口占比有望達本國牛油果產量的40%。
茶葉領域,肯尼亞作為全球主要紅茶出口國,2025年一季度對華茶葉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175.2%。依托高性價比優勢與零關稅紅利,肯尼亞政府明確目標,計劃到2030年將對華茶葉出口規模提升4倍,推動茶葉成為當地民眾增收的“金葉子”產業。
(二)埃塞俄比亞:咖啡出口規模顯著提升
埃塞俄比亞作為阿拉比卡咖啡發源地,憑借獨特高原風味與零關稅支持,對華咖啡出口增長迅猛。2024年,該國對華咖啡出口額達1.02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377.67%。目前已有多家中國咖啡連鎖企業、貿易商與埃塞俄比亞農場達成長期合作,投資建設咖啡產業園與加工廠。
從市場競爭力來看,埃塞俄比亞咖啡口感偏甜且產區風味差異化明顯,同時采收期與巴西等主產國錯開,具備節令優勢。零關稅政策進一步降低其對華出口成本,既能提升價格競爭力,也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性價比選擇。
(三)盧旺達:辣椒產業成創匯新支柱
自2021年首次對華出口干辣椒以來,盧旺達辣椒產業在零關稅政策與中企合作支持下快速發展。2024年,中國湖南現代農業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與盧旺達加紹拉農場公司合作,啟動覆蓋育苗、種植、采收、加工、出口全鏈條的辣椒產業示范項目,建成100公頃辣椒示范園。首個產季即對華出口200噸干辣椒,部分加工為辣椒醬產品,其中“鳥眼辣椒”制成的辣椒醬在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上廣受青睞,成為展會“熱銷品”。
此外,中企還助力盧旺達完善辣椒產區基礎設施,建設烘干場、包裝廠、檢疫基地,打通“農田到貨架”的全鏈路,同時推動當地農場升級有機種植與信息化管理技術,完善貿易培訓和認證體系,為辣椒進軍全球市場奠定基礎。
(四)西非國家:可可出口尋得新市場
在西非地區,可可成為零關稅政策的重點受益品類。多哥作為中國可可豆主要進口來源國,借助免稅通道有望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份額;科特迪瓦此前依賴美歐可可市場,但受美國加征關稅影響,價格優勢減弱、市場空間壓縮,如今正將中國作為優先拓展的替代市場,零關稅為其重構出口格局提供關鍵支持。
三、中非農業經貿整體發展態勢
從數據來看,中非經貿規模持續攀升。2024年,中非貿易總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達2.1萬億元,其中農產品進出口額首次超過700億元;2025年前5個月,中非進出口額達9632.1億元,同比增長12.4%,創同期歷史新高,同期中國從非洲進口農產品158.3億元,農業領域貿易活躍度顯著提升。
四、政策影響與未來展望
短期內,中國零關稅政策幫助非洲特色農產品降低出口成本,顯著擴大對華出口規模與品類,為非洲農業國帶來直接經濟收益。但從長期發展來看,非洲國家仍需加快農業產業鏈升級,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與產品標準體系,才能更充分地把握政策機遇,實現與中國市場的長期、穩定合作,推動中非農業經貿合作向更高質量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