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8
隨著全球各國對光伏產業發展提出新目標,且在全球光伏產業成熟度持續提升的背景下,行業競爭不斷加劇,正推動中國光伏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進程。
當前,世界能源格局重塑步伐加快,光伏產業已崛起為清潔能源領域的核心力量。近年來,全球光伏應用需求持續攀升,有力拉動產業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張。中國光伏企業憑借技術與成本管控的突出優勢,持續釋放具備競爭力的先進產能。在制造端,中國在光伏產業鏈各主要環節的產能與產量全球占比均實現穩健增長或維持高位,始終保持全球光伏產業的中心地位。
不過,全球光伏行業競爭加劇的態勢,正驅動中國企業加快全球化布局。中國企業主動構建海外產能網絡,這不僅有助于把握傳統市場的新變化、開拓新興市場,更能為增強全球供應鏈韌性注入動力。
傳統市場:穩中有變,企業積極適配調整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出,在國際市場中,全球碳中和趨勢下各國能源轉型方向不變,但傳統市場呈現“穩中有變”特征:歐洲市場已進入成熟期,增長明確但增速放緩;美國市場受政策影響,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導致全球市場雖保持穩步增長,但增速較前兩年明顯回落。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對傳統大市場出口放緩,其中對歐洲、中東、南美洲地區出口同比分別下降12.3%、14.9%和16.8%。同時,海外市場本土化浪潮加劇國際競爭,2024年以來多國密集調整能源政策,給中國光伏企業海外發展帶來新挑戰。以美國為例,其貿易政策持續演進,通過提供本土制造補貼、設定本土化比例要求等措施強化本土產能,對進口產品準入形成新規范。
對此,中國光伏企業積極優化全球布局策略:隆基綠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頭部企業,通過在美國本土建設產能、深度融入當地產業鏈,適配其貿易規則;部分企業則深化在歐洲、拉美等市場的合作與布局。據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數據,目前美國本土光伏組件落地產能已能滿足本土應用需求,電池片產能處于建設爬坡階段,首批硅錠和硅片產能預計2025年底前逐步落地。
此外,歐盟各國本土組件制造產能仍遠低于《凈零工業法案》(NZIA)提出的30吉瓦目標,存在顯著提升空間,為中國企業深化對歐合作提供廣闊機遇。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指出,中國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產品高度契合歐洲市場需求,例如捷泰科技通過技術認證深耕歐洲市場,其土耳其生產基地已成為國際產能合作的典型案例。
新興市場:活力凸顯,成出口增長重要引擎
王勃華透露,2025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額實現同比增長的國家和地區達115個,其中51個國家出口額增長率突破100%,較2024年同期的33國大幅增加,新興市場成為重要增長動力。
具體來看,非洲、大洋洲、亞洲等新興市場表現突出,我國對這些地區的光伏組件出口量同比增幅分別達47.5%、23.7%、15%和12.2%。自2022年起,新興市場增長態勢穩定,2024年下半年出口規模屢創新高,且市場波動性小于歐洲地區。分析認為,這一增長源于全球眾多中小規模市場的協同發力,而非依賴個別發展中大國。
從未來潛力看,新興市場空間廣闊:沙特阿拉伯提出2030年前實現逾百吉瓦光伏裝機目標;印度憑借資源稟賦和龐大市場需求,疊加政府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積極規劃,展現出巨大發展空間。為把握機遇,中國光伏企業正通過產能合作、本地化生產、直接出口及多元化貿易渠道深耕新興市場,部分企業采用“本地合作+技術輸出”模式,縮短產品交付周期、降低物流成本,更好滿足歐洲、中東等地區需求。
王勃華還提到,目前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光伏產能以中資企業為主,呈分散化分布于阿曼、埃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南非等國,且該地區已具備建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各環節均20吉瓦以上規模的完備產業鏈基礎。
協同布局:多策略并行,提升全球競爭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光伏組件產能、產量分別達1388.9吉瓦、725.9吉瓦,同比增長25.9%、18.6%,增速較2023年放緩;我國組件產能、產量分別達1156.5吉瓦、627.5吉瓦,同比增長25.7%、21.1%,產業規模擴大的同時,產量增速較2023年的75.8%顯著回落。
面對全球貿易環境的挑戰,中國光伏企業海外布局需注重策略性與靈活性。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建議,未來海外布局應緊密契合目標市場需求——歐美市場側重高端產品與技術創新,新興市場更關注性價比,貼近市場的本地化生產可縮短交貨周期、降低成本,高效響應本地需求。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則強調,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出海至關重要,例如通過海外項目開發帶動產品輸出、產業鏈企業聯合出海、海外投資建設帶動產品與標準、檢測、認證等配套服務“走出去”;同時需采取多元化海外產能布局策略,通過區域分散化、規模審慎化、運營模式多樣化,分散風險、提升布局韌性。
總體而言,全球能源轉型的長期趨勢和剛性需求明確,但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將長期伴隨產業發展。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指出,中國光伏企業的全球化布局需從“被動規避壁壘”轉向“主動構建全球供應鏈”,整合全球資源、強化競爭力;通過提前儲備多區域產能切換能力,以技術優勢疊加靈活布局模式鞏固全球地位,未來具備多區域產能布局和本地化能力的企業,將在全球光伏市場中占據更有利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