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7
4月20日上午,重慶團結村中心站,一聲響亮的汽笛劃破長空。一列滿載著本地生產的聚酯切片貨物的中亞班列,緩緩駛出站臺。這歷史性的一刻,標志著重慶首趟圖定中亞班列正式開通運行,也為重慶國際物流網絡的完善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常態化開行,構建高效物流通道
此趟圖定中亞班列是重慶市精心布局的重要成果,它將以每月2列的固定頻次持續開行。列車從團結村中心站出發,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橫跨哈薩克斯坦,最終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全程約4700公里,預計耗時12天左右。
與以往重慶企業出口中亞地區的運輸模式相比,這趟班列帶來了質的飛躍,貨運時效大幅縮減30%以上。這意味著本地制造業的優勢產品能夠更快速、高效地抵達中亞市場,從而助力企業進一步擴大在該地區的市場份額。
滿載本地貨物,企業成本顯著降低
當天出發的這趟班列承載著55車貨物,貨值超過1400萬元,貨物重量超2000噸,而這些貨物全部來自本地企業。重慶某新材料科技公司的負責人興奮地介紹道:“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后,我們出口到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地區的運輸周期能縮短7天,按照這樣的趨勢,每年預計能節省近400萬元的運輸成本。”運輸周期的縮短,不僅減少了企業的時間成本,還讓企業的資金周轉更加靈活高效,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三固定”優勢,護航跨境運輸
國鐵成都局貨運部詳細介紹,圖定班列最大的特點在于以“固定時間、固定線路、固定班期”進行高效組織。與以往“貨等車”的零散發運模式相比,它具有“優先級通關、運輸零延誤、綜合成本優”三大顯著優勢。
優先級通關,讓貨物在口岸的通關速度大大加快,減少了等待時間;運輸零延誤,保證了貨物運輸的時效性,讓企業對貨物運輸時間有更精準的把控;綜合成本優,則從多方面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倉儲成本等。這些優勢全方位為西南地區的外貿企業提供了更加優質、可靠的跨境運輸保障。
提升服務能力,助力內陸開放
圖定中亞班列的開行,意義深遠。它持續增強了重慶市國際物流通道對本地產業的服務能力,有力地滿足了重慶出口中亞地區日益旺盛的需求。
在推動重慶打造現代制造業集群的進程中,該班列成為重要助力,讓更多“重慶制造”能夠便捷地走向中亞市場。同時,這也是重慶市加快構建現代化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又一關鍵實踐,為重慶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奠定堅實基礎,推動重慶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