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8
近日,宣城市廣德東威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里一派忙碌景象——數十輛叉車穿梭裝卸,一批貨值3700余萬元的垂直連續電鍍設備即將啟運泰國。“今年我們對泰出口已超1.5億元,同比翻倍,正計劃擴產,預計全年對泰出口能突破2.5億元。”公司總經理聶小建表示,受國際外貿形勢影響,企業今年主動將市場重心轉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功打開增長新空間。
東威科技的轉型并非個例。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越來越多安徽企業重新規劃海外市場布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為其分散風險、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選擇。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達3919.4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16%,占全省同期進出口總值的54%,過半占比凸顯“一帶一路”市場對安徽外貿的支柱作用。分貿易方向看,出口2531.3億元,同比增長14.4%;進口1388.1億元,同比增長19.2%,進出口雙向增長態勢顯著,形成互利共贏的貿易新格局。
從具體市場分布來看,區域合作活力持續釋放。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前三季度安徽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越南、智利、韓國,進出口值依次為329.4億元、314.3億元、263.9億元,三者合計占安徽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值的23.1%。其中,東盟市場表現尤為活躍,安徽對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進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1.6%、20%、22%,成為拉動整體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
產品結構方面,機電產品依舊是出口主力,而“新三樣”產品則以爆發式增長領跑。前三季度,安徽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機電產品1842.7億元,同比增長13.9%,占對該區域出口總值的72.8%;其中,電動汽車、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出口282.1億元,同比激增132.8%。尤為亮眼的是電動汽車出口,前三季度出口額達119.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74.1%,憑借技術優勢與綠色屬性,成為安徽開拓“一帶一路”市場的“新名片”。
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離不開政策的精準護航。“我們通過‘關長送政策上門’等關企溝通平臺,推動政策直達企業,引導企業熟練運用關稅減讓、原產地規則等工具,為開拓‘一帶一路’市場掃清障礙。”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一系列支持舉措正助力更多皖企在國際市場“揚帆遠航”,為安徽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