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09
1月8日,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2024年前11月,全川生絲出口2.8億元,同比增長113.1%。同期,廣安生絲出口首次破億元,達到1.0125億元,廣安成為四川最大的生絲出口基地。
四川是我國生絲的第二大產地,包括廣安、宜賓、南充、綿陽、涼山、成都、資陽等地均有生產,長期以來因品質優良,四川生絲廣受國內外市場歡迎。
1月8日,在位于四川廣安市武勝縣沿口鎮的四川安泰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加工處理蠶繭。挑選過的蠶繭經過繅絲等加工步驟,成為一捆捆雪白的桑蠶絲,這些桑蠶絲經成都海關所屬廣安海關檢驗監管后,將出口至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多個國家。
生絲產業火熱發展的背后,承載著傳統農業大省四川蠶桑產業多年的沉淀。上世紀末,隨著國際國內繭絲綢市場行情下跌,傳統的一家一戶栽桑養蠶已不適宜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蠶桑企業遭受重創。
四川安泰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是四川生絲產業鏈上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其生絲產品超過60%出口海外,合作伙伴主要為國際奢侈品商。該公司總經理文朝鈞介紹,近年來盡管受國際市場大環境影響銷量有所下滑,但通過應用新技術、新裝備,不斷提高生絲品質,同時業務積極向產業鏈上游拓展,發展成為一家集蠶桑生產、蠶繭收烘、繅絲、銷售、出口為一體的蠶桑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去年開年不久,公司就承接了大量的外貿訂單,目前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5月。但生絲類產品通常置于通風干燥處,貯存時不宜受重物長時間置壓,對存儲條件、通關時效、物流運輸等都有較高的要求,而海運耗時較長,是一個難題。”文朝鈞說。
針對外貿企業的發展訴求,成都海關所屬廣安海關特意開通“綠色通道”,并根據其生產進度開展定制服務,助力企業生絲順利走向國際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該公司出口生絲貨值突破1億元,同比增長63.7%,推動廣安生絲成為該市首個出口破億的單品。
“在農業端加大對生絲原料品質的把控,在工業生產端通過技改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唯有以品質的高穩定性來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該公司銷售總監陳林說,面對國際高端生絲市場需求總體下降的形式,該公司的訂單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將實現20%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