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6
當地時間10月8日至15日,三年一屆的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塑料及橡膠博覽會(K 2025)舉辦。作為全球橡塑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行業盛會,本屆展會本應聚焦綠色轉型與技術創新,卻因美國加征關稅等貿易措施,讓“貿易壁壘”成為全場熱議焦點。來自全球的參展商與業內人士紛紛表態,批評貿易保護主義正破壞全球供應鏈穩定,削弱市場信心,給行業發展蒙上陰影。
關稅沖擊:供應鏈陷入“波動循環”,企業運營承壓
“人們相聚于此是為了開放貿易,任何關稅都不是好事?!倍湃麪柖喾蛘褂[集團首席運營官馬睿博的觀點,道出了行業普遍心聲。展會現場,從原料供應商到設備制造商,幾乎都能直觀感受到關稅帶來的連鎖反應。德國展商莫妮克?布赫表示,供應鏈已明顯受影響,關稅政策的反復宣布讓市場需求失去穩定性,時而庫存積壓、時而緊急消化,企業生產計劃被嚴重打亂,客戶也因成本上升面臨經營壓力,“關稅對整個行業都不利,我們迫切需要穩定的環境”。
法國展商吉耶爾曼則直言,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企業“失去方向感”。他提到,當前供應鏈與物流本就面臨挑戰,關稅相當于“雪上加霜”,不僅增加了成本,還讓長期規劃難以推進。“貿易越自由對所有人越有利,我們很擔心當前貿易戰走勢,希望各方能協商解決,讓商業活動回歸正常?!?/p>
行業困境:創新與轉型受制約,全球協作遇阻力
作為橡塑產業的“風向標”,本屆展會本應是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主辦方也明確表示希望通過展會推動國際合作,而非制造隔閡。但現實是,關稅壁壘正制約行業創新與綠色轉型。多家參展企業透露,為應對關稅成本,不得不縮減研發投入,原本計劃的數字化生產線升級、可降解材料研發等項目被迫暫緩;部分企業為規避關稅,還需重構供應鏈,將采購或生產環節轉移至其他地區,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可能因供應鏈磨合問題影響產品質量穩定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貿易保護主義正引發“連鎖反應”。除美國外,部分國家也開始跟風對橡塑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產業鏈的碎片化,讓本就依賴全球協作的橡塑行業面臨更大挑戰——從原料采購到設備供應,再到終端市場銷售,每個環節都可能因貿易壁壘出現梗阻。
共同呼吁:摒棄保護主義,重建穩定發展環境
從展會現場反饋來看,“反對貿易保護、倡導開放合作”已成為全球橡塑業的共識。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橡塑產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全球協作,無論是綠色材料研發,還是高效生產技術推廣,都需要開放的市場環境與穩定的政策預期。當前,全球橡塑行業正處于向低碳、智能轉型的關鍵期,關稅等貿易措施不僅會阻礙技術交流與成果落地,還可能延緩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為此,不少參展企業與行業組織呼吁,政策制定者應摒棄“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思維,為全球產業鏈創造可預期的發展環境,讓企業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創新與轉型,而非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與風險。只有通過開放合作,才能推動橡塑產業突破當前困境,實現長期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