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2
近期,北美箱板紙市場一改此前的陰霾,似有回暖跡象,這一轉變在行業內引發熱議。盡管前行之路仍挑戰重重,但諸多積極信號已悄然浮現,預示著行業或將步入黃金發展期。
市場現狀:危機中暗藏轉機
Fastmarkets RISI在《紙漿與造紙周刊》發布的月度數據顯示,6月北美箱板紙市場價格與需求基本與5月持平。紙箱需求雖有起伏,但整體呈微弱向好趨勢。不過,RISI部分業內人士對此持有疑慮,當下市場不確定性激增,未來需求走向依舊撲朔迷離,這一觀點映射出市場歷經波動后,對前景仍持謹慎態度。
盡管6月市場表現平穩,美國銀行證券分析師卻預測,6月之后箱板紙價格或承壓下行。在6月17日發布的最新箱板紙市場調查報告中,接受訪問的18家獨立瓦楞紙箱制造商普遍認為“瓦楞紙市場正在惡化”。值得留意的是,當前約61%的受訪者預計箱板紙價格短期內將下跌而非上漲,這一比例相較于3月的11%大幅攀升。同時,67%的受訪者認為價格下跌可能性大于上漲,給短期市場前景蒙上陰影。
美國銀行證券研究分析師喬治·斯塔福斯在備忘錄中表達了對這一現象的疑惑:“盡管數據存在積極面,但此次調查結果比我們近期在行業圓桌會議上聽到的評價更為悲觀。依據經驗,報告基準價格下跌前,通常會經歷數月的市場疲軟期。”他進一步推測,受訪者可能尚未充分感知近期工廠關閉對市場的影響,這或許是短期悲觀情緒蔓延的緣由。
產能優化:行業變革的催化劑
就在市場對短期價格走勢憂心忡忡時,一系列工廠關閉行動被分析師視為推動箱板紙行業邁向積極轉型的關鍵力量。信托證券公司高級紙張和包裝分析師邁克爾·羅克斯蘭在6月22日致投資者的報告中指出,2025年,喬治亞太平洋公司、國際紙業公司和史墨菲維實洛克等主要生產商已宣布關閉箱板紙廠,這些舉措致使北美地區箱板紙產能損失約5.5%。RISI消息人士透露,未來數月可能有更多工廠關停,進一步加劇市場供應趨緊預期。
羅克斯蘭在6月17日的備忘錄中對這些變化展現出積極展望,堅信“北美箱板紙市場已迎來黃金時代”,并預計這一“黃金時代”至少將持續數年。他認為,供需平衡改善將成為這一積極轉變的主要驅動力,而這“主要得益于旨在降低成本、提升產量與效率的供應合理化”。這種供需優化與分析師多年來提及的持續供應過剩形成鮮明反差,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導致需求增長放緩之后。
領導層變革與戰略轉向
國際紙業和史墨菲維實洛克等行業巨頭的新領導層對公司戰略進行了重新布局,將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提升和利潤率改善列為重點。羅克斯蘭強調,這些方面在過去未得到足夠重視,如今的戰略調整將助力提升整個行業的健康程度。
他指出:“反之,我們認為這可能推動行業結構性轉變,實現價格持續上漲與盈利能力提升。”這預示著在新領導層引領下,行業將更注重長期可持續發展與價值創造,而非單純追逐市場份額。
羅克斯蘭總結稱,總體而言,箱板紙行業當下經歷的變革表明,該行業“正逐漸成為整個周期中具備投資價值的行業”。這意味著,盡管短期內價格波動與需求不確定性猶存,但從長遠視角看,箱板紙行業基本面正在改善,投資價值逐步凸顯。
需求預期:觸底反彈,前景可期
盡管美國銀行調查顯示,未來兩個季度增長預期減弱,預計下降1%,而3月預測為增長0.5%,但受訪者需求預期并不像美國銀行3月全箱調查那般悲觀。
回顧市場情況,今年3月調查顯示,近一半受訪者表示當前需求較三個月前更差,這一比例遠高于1月的8%和2024年11月的零,彼時市場需求疲軟感受強烈。然而,6月最新調查顯示,僅28%的受訪者認為需求比三個月前更差,這無疑是積極信號,表明需求下行壓力正在緩解。盡管認為需求好轉的受訪者比例僅上升3%,至22%,但季度變化主要得益于認為需求保持不變的受訪者。6月,這一比例達50%,顯著高于3月的33%,說明市場對需求看法趨于穩定,悲觀情緒逐漸消散。
更令人振奮的是,對于未來6至12個月的需求預期,市場展現出更為顯著的樂觀態度。調查顯示,僅12%的受訪者認為未來需求會變差,遠低于3月的30%和1月的零。超半數受訪者認為未來需求將保持穩定,預示著相對穩定的增長預期。
當然,關稅及其他多變的地緣政治因素可能在未來數月對纖維市場產生影響,增添市場不確定性。全球經濟的復雜性與供應鏈的脆弱性,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箱板紙需求與價格。然而,截至6月美國銀行調查,72%的受訪者表示未察覺到與關稅或其他供應鏈因素相關的庫存增加。這表明,至少目前來看,外部因素尚未對庫存水平造成顯著沖擊,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供需關系相對健康。
綜合而言,北美箱板紙市場正處于復雜的過渡階段。短期內,價格或許面臨下行壓力,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期市場疲軟的滯后體現。長期來看,工廠關閉與產能優化,以及行業領導層對成本和盈利能力的重新聚焦,正推動箱板紙行業進行結構性調整,促使其邁向更健康的供需平衡。
市場對未來需求預期也呈現觸底反彈態勢,盡管增長幅度可能較為平緩,但需求穩定性正在增強,悲觀情緒逐步消散。盡管仍需警惕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因素的潛在沖擊,但行業內部的積極變革,正使其成為更具韌性與投資價值的領域,對于投資者而言,或許是時候重新審視這一行業,把握潛在的抄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