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8
根據海關數據,2025年1至7月我國毛紡原料與制品進出口總額87.1億美元,同比下降2%,其出口雖有3.6%的增長,但市場存在明顯分化,對美、日出口下滑,進口羊毛量也持續走低,表明行業面臨出口承壓與原料供應結構調整的雙重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出口增長但整體進出口形勢仍不樂觀
1至7月,毛紡原料與制品出口額達67.2億美元,實現了3.6%的同比增長,不過,其進出口總額同比下跌2%,主要因進口額顯著萎縮所致,期間進口額為20億美元,同比大幅下跌17.2%,反映產業上游或面臨內需動力不足、原料供應調整等狀況,進而可能影響全產業鏈的穩定運轉。
出口市場分化,美日市場需求下滑
我國毛紡產品的出口市場表現分化明顯。出口歐盟、東盟、英國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4.9%、6.2%及12.4%,表明我國對新興市場和歐洲市場拓展有成效,部分彌補了其他區域的需求空缺。與此同時,出口日本和美國則出現下滑,出口額同比分別減少8%和3.6%。其中,美國市場出口金額增速較一季度明顯回落,1至7月其出口占總出口額比重降至20.5%,同比減少1.6個百分點,美國等主要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大了出口市場的波動風險。
羊毛進口量下滑,依賴度或降低
進口羊毛數量延續下降趨勢,7月單月進口2.5萬噸,環比下跌5.7%;1至7月累計進口18萬噸,同比下滑11.3%,含脂毛累計進口15.2萬噸,同比跌幅達14.7%。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三大產毛國的羊毛進口量跌幅均超10%,或反映國內毛紡企業或已調整原料采購策略,降低了對進口羊毛的依賴,也可能與國內外價差、國內需求收縮等因素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