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26
今年以來,我國數字新基建建設全面駛入“快車道”,以技術迭代與場景落地雙輪驅動,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6G與5G-A技術:從研發到商用的進階 在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6G技術與智能體的融合成為焦點。模擬救援場景中,搭載AI大模型的機器狗、智能救援車與機械臂通過6G網絡實現視頻信息實時交互、自主協同決策,展現出未來通信技術與智能裝備的協同潛力。目前,我國正加快6G技術標準研發,預計2027年完成技術研究階段;過渡期間,5G-A技術率先落地——截至目前,全國300多個城市實現5G-A覆蓋,用戶數突破1000萬,預計2025年底支持5G-A的手機及終端將超百款。
數字基礎設施:從通信載體到智能樞紐 傳統通信鐵塔正加速向“數字鐵塔”升級:不僅集成高清攝像頭、雷達及傳感器,更依托AI算法實現圖像分析、信息處理等功能。例如,部分地區的數字鐵塔已為防洪預警、交通物流等領域提供實時監測服務,推動基礎設施從單一通信功能向“通信+感知+計算”綜合服務轉型。
產業賦能:數字經濟增長新引擎 在新型數字基建帶動下,今年前4個月我國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11.5萬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4.1個百分點。從技術研發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提速,不僅推動通信產業自身升級,更通過賦能制造業、服務業等實體領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業內指出,數字新基建的擴容既是技術迭代的必然結果,也是“數字中國”戰略的核心支撐。隨著6G研發、5G-A普及與基礎設施智能化轉型的協同推進,我國數字經濟生態將進一步向“高速、智能、泛在”方向演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