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5月7日,南方電網首個10千伏水下運行電力設備展廳于南方電網深圳龍華供電局正式落成。步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8米、深3米的透明水池,池中一組銀灰色設備上的指示燈散發著光亮,在水中閃爍跳躍,10千伏的電力正經由它們,源源不斷、穩穩當當地輸送至該局辦公樓,支撐著各項工作的有序運轉。
水池里安置的,正是南方電網首套防水浸中低壓配電設備。這套設備可不簡單,已成功拿下中國計量認證(CMA)與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雙重權威認證,并且完成了南方電網內首次在水深3米環境下帶電運行48小時的試驗。這一成果意義非凡,代表著南方電網在增強電網抗災能力、保障電力供應穩定性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過往,每至汛期,或是臺風天氣肆虐時,運維人員守護位于建筑地下室配電房的電力設備,主要依靠增設防水擋板、堆放防水沙袋等傳統手段來防澇。但這些方法存在諸多弊端,防水擋板和沙袋搬運起來極為不便,存儲也占空間,使用壽命有限,而且搭建過程耗時耗力??扇缃?,這套防水浸中低壓配電設備的出現,完美攻克了這些難題。它不僅讓防汛防澇成本大幅降低,要是在現有配電房投入使用,還能節省近45%的配電房改造成本,性價比極高。
在建造工藝上,該設備展現出十足的創新性,首創雙隔艙、雙面板密封微正壓結構。通過增添半導體材料散熱片、運用一體式焊接密封結構以及預埋式一體澆筑等先進工藝,再結合前沿的密封技術與軍工級航插連接,設備的防水等級實現了質的飛躍,從原本的IPX4(防濺水)提升至IP68(防水浸)。如此一來,設備內部與流水實現有效隔離,即便被完全浸沒在水中,也能持續穩定地帶電運行至少48小時。這一特性,無疑是沿海地區以及低洼地帶配電房的“救星”,有效解決了它們易受潮、浸水的老大難問題。不僅如此,這套設備還集成了在線監測功能,能夠實現供電線路開關的遠程操作。運維人員只需坐在調度室,輕點遠程控制系統,就能對浸在水中的設備發號施令,完成供電線路開關的分合閘操作,徹底規避了傳統設備在浸水時,因人為操作而引發的觸電風險,為運維人員的人身安全加上了一把“安全鎖”。
南方電網深圳龍華供電局黨委書記鄒陽對該設備給予了高度評價:“該系列設備成功投運是電網建設領域的一次重要創新,為城市內澇災害時電網安全運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展望后續工作,南方電網深圳龍華供電局計劃持續發力,不斷優化設備性能,擴大其應用范圍,進一步推動電網智能化抗災水平的提升,為守護城市電力安全筑牢更堅實的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