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8
日前,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羅夫斯基斯表示,歐盟和中國已同意研究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取代2024年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方案。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歐盟這一表態釋放出積極信號,將給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帶來新的變化。
策略調整提供新契機
2023年9月13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2024年7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對中國電動汽車(BEV)反補貼調查報告,宣布從7月5日起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臨時反補貼關稅,加征稅率在17.4%-37.6%不等。2024年8月20日,歐盟委員會向相關方披露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2024年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為期5年的反補貼稅。
然而,歐盟方面這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并沒有阻礙中國汽車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一份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5年1—3月,中國汽車出口142萬輛,同比增長7.3%。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44.1萬輛,同比增長43.9%。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發布的數據則顯示,2025年1-3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量達154萬輛,同比增長16%,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態勢進一步凸顯。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力仍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諸多因素的演變也在促使歐盟重新審視其對華電動車政策。
歐盟日前在對華電動車政策上的“轉向”并非簡單的貿易策略變化,而是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浪潮中,試圖尋找與中國合作的平衡點,以實現自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
“與高額關稅相比,設定最低價格的策略調整釋放出利好信號,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心理壓力。”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認為,設定最低價格的策略調整將為中歐汽車產業合作提供新的契機。雙方可以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供應鏈整合等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設定最低價格意味著中國電動車企業需要重新調整產品定價策略。雖然最低價格的具體措施尚未明確,但企業需要滿足歐委會的限價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將降低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因此,為滿足歐盟市場的要求,中國電動車企業需要繼續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客觀上也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多措并舉提升競爭力
盡管“設定最低價格”優于“高關稅”,但從長期看,中國汽車企業要在歐盟市場站穩腳跟,仍需在多方面持續發力,通過加強本地化布局、提升產品競爭力、優化市場策略、加強合規與合作,方才能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實現真正破局。
孫曉紅認為,一方面,中國汽車企業要通過提高品牌影響力提升市場份額,一些中國車企已經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或研發中心,通過本地化運營,更好地適應當地市場。同時,中國汽車企業還要不斷完善其在海外市場的售后服務體系,加強配件供應,從單純賣產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轉變,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例如,成功汽車已通過海灣七國GCC認證以及歐盟WVTA等國際標準,在海外有常駐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人員,能及時響應客戶訴求,像在巴西就設有50個銷售網點和100個售后服務站。
另一方面,在保持出口歐盟市場的同時,中國汽車企業還要積極開拓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如東南亞、拉美和非洲等全球南方市場,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通過拓展新興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分散市場風險。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總量排名中,墨西哥以13.86萬輛位居首位,俄羅斯、阿聯酋、沙特等傳統市場緊隨其后,而阿聯酋市場一季度累計出口量突破10.79萬輛,同比增量達5.28萬輛,成為拉動中國汽車出口增長的核心力量之一。新能源汽車出口方面,2025年一季度總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為比利時(6.46萬輛)、墨西哥(4.88萬輛)和巴西(3.52萬輛),其中墨西哥市場一季度增量達3.55萬輛,成為新能源車出口增長的一大亮點,土耳其、以色列等新興市場也展現出強勁需求。
“面對頻繁的貿易摩擦,增強合規經營意識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孫曉紅表示,中國汽車出口企業要嚴格遵守歐盟的法律法規和貿易規則,避免因違規行為而受到處罰。同時,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合規風險管控體系,確保企業的經營活動合法合規。另外,也要加強競爭自律,自覺維護行業秩序,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也認為,中國汽車企業還應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開發更高效的電池技術、更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等,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2025上海車展上,眾多中國車企展示了創新成果,如比亞迪在新能源客車出口方面表現突出,2025年1-3月份,中國新能源客車累計出口2997輛,其中比亞迪以945輛的出口量位居榜首,同比增長55.43%,市場份額達31.53%,以絕對優勢領先行業。
中國汽車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與行業組織的支持。日前,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組織召開的一季度重點企業海外運行交流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務部將進一步加強問題導向,做好政策落實,包括持續落實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健康發展相關措施;此外,還要開展編輯新版國別指南、加強標準國際合作、優先推動目的國檢測結果互認等工作,幫助企業提升國際化能力,提升企業海外影響力。
“為助力中國汽車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機電商會也將積極作為,及時梳理歐盟、美國等經濟體對汽車行業采取的限制措施,幫助企業認清形勢、積極應對。同時,商會還將積極組織活動,及時了解企業在經營上存在的困難,幫助企業化解難題。”孫曉紅表示。不僅如此,行業協會間也在加強合作,2025年4月2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和歐洲開放協作式數據生態系統(Catena-X)在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這也將為中國車企在國際市場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