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7
8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海關在守護國門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成就。會上,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提及一組關鍵數據:“十四五”以來,我國出口產品的“含新量”顯著提升,2024年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額,較2020年增長2.6倍。這一數據背后,是中國外貿結構優化、產業競爭力升級的深刻變革。
外貿是觀察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過去,我國在海外市場的優勢產品多集中于服裝、家具、家電等“老三樣”,以規模和價格為主要競爭力;如今,出口領域呈現“新舊交替”的鮮明趨勢,“新三樣”憑借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特性,且契合全球綠色轉型需求,持續領跑出口增長,不僅成為我國外貿的新增長點,更在快速成長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新三樣”的崛起,本質上反映了“中國制造”的質變。這一變化清晰表明,我國出口產品已從過去的拼“數量”、拼“價格”,穩步轉向競“智慧”、逐“創新”,彰顯出中國外貿結構的持續優化,以及外貿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其產銷量已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這一成績的取得,既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支撐,也得益于日益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體系。值得關注的是,“新三樣”的范疇不僅限于實體產業,以網絡文學、網絡劇、網絡游戲為代表的文化“新三樣”,同樣在海外掀起“中國風”——《哪吒2》《黑神話:悟空》等優秀作品,以及LABUBU等文創產品成為全球消費新寵,有效帶動電影、游戲等服務貿易出海,豐富了中國文化輸出的形式與內涵。
回顧“新三樣”的發展歷程,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新三樣”精準對接了全球消費者對“高品質、新體驗”的需求,順應綠色低碳、數字文化等全球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我國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持續壯大的新質生產力,為“新三樣”的規模化生產與創新迭代提供了堅實支撐。這一過程中,海關部門也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圍繞知識產權保護,今年以來全國海關已攔截183萬件假冒LABUBU文創產品,切實維護創新企業與消費者權益;同時,中國海關堅持對內對外一視同仁的知識產權保護原則,既守護國內自主知識產權,也保障國外企業在華合法權益,既阻斷境外侵權產品流入,也打擊國內侵權產品外流,以公正監管為創新創造營造良好環境。
從單個產業的突破到多領域的全面鋪開,從“新三樣”的亮眼表現到“更多新產業、新文化”的涌現,中國經濟的創新脈搏在持續迭代中愈發強勁。這種源于創新的發展力量,不僅讓中國外貿在復雜國際環境中保持韌性,更賦予我們戰勝困難挑戰的底氣與自信,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