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6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市場規模達到160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實現翻倍以上增長。按照這一發展勢頭,IDC預測到2029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將突破1400億美元,五年間有望實現近9倍擴張。
市場競爭格局中,頭部廠商的領先優勢顯著。從銷售額維度看,浪潮、新華三、聯想三家企業穩居前三,合計占據近50%的市場份額,憑借技術積累與全鏈條服務能力主導市場走向。而從出貨量角度考量,浪潮與新華三繼續領跑,寧暢則躋身前三行列,三家合計占有約43%的市場份額,反映出不同廠商在交付能力與市場定位上的差異化優勢。
行業需求端呈現"一極引領、多域爆發"的特征?;ヂ摼W行業仍是最大采購方,占整體市場近69%的份額,字節跳動、阿里、騰訊等頭部企業的AI預算增幅均超60%,成為市場增長的核心引擎。與此同時,金融、教育、運營商、醫療健康等行業需求全面升溫,多數領域增速均超過一倍——金融行業將加速服務器應用于高頻交易風控與智能投研,醫療領域則聚焦基因組分析與手術機器人控制等場景,行業滲透度持續加深。
本土芯片的崛起成為市場最突出的亮點。在政策支持與技術自主需求的雙重驅動下,2025上半年中國AI加速芯片出貨量突破190萬張,其中非GPU卡需求增長速度遠超傳統GPU,已占據30%的市場份額。從品牌格局看,本土芯片市場份額提升至35%,華為昇騰、寒武紀、海光等頭部品牌表現尤為亮眼:昇騰芯片出貨量從45萬片增至70萬片,寒武紀更是實現從2萬片到15萬片的跨越式增長,這些產品憑借接近國際中端型號的性能與更低的價格,成為互聯網企業推理場景的重要選擇。
不過,本土AI芯片的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先進制程受限導致高端產品性能與國際頂級水平存在代際差距,華為昇騰910C等第一梯隊產品的算力約為英偉達H100的六成上下,難以滿足超大規模模型訓練需求。更關鍵的是軟硬件生態短板突出,軟件棧兼容性不足、工具鏈不完善導致開發者遷移效率低,大規模集群穩定性也有待實際場景驗證,這些問題成為制約產業升級的核心瓶頸。
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的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在需求拉動與政策推動下實現高速增長,本土廠商與芯片品牌的崛起正在重塑市場格局。盡管核心技術瓶頸尚未完全突破,但隨著生態建設的逐步完善與行業需求的持續釋放,市場仍有望保持長期增長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