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30
5月21日,在2025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大會這一化工領域的重要盛會上,一則重磅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大連化物所”)攜手科大訊飛等單位聯合研發的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版本正式發布。作為我國化工行業首個大模型,其已成功在40余家化工企業、設計院和高校落地應用,為化工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指出,當下化工行業正處于以科技革命為引領,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變革時期,而人工智能,尤其是智能化工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已成為推動這場深刻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傳統化工行業新技術開發流程繁瑣,通常需歷經實驗室小試、中試、工業性試驗和工業示范等逐級放大過程,一般耗時10年以上才能建成工廠。而以智能化工大模型為依托,開發“實驗室—虛擬工廠—實體工廠”新范式,有望顛覆這一傳統模式,大幅降低研發成本,顯著提高研發效率和質量,加速化工新技術開發進程,實現技術成果應用與產業規劃方式的革新。
回溯智能化工大模型的研發歷程,2024年3月,大連化物所率先開發出智能化工大模型1.0版本,該版本具備化工知識的快速檢索功能,還能實現化工工藝流程的自主設計和優化,在化工領域初露鋒芒。同年11月,大連化物所聯合科大訊飛等單位乘勝追擊,發布了智能化工大模型2.0版。這一版本進一步構建了催化反應、工藝開發、中試放大和工廠優化四大智能平臺,開發出智能機器人催化反應實驗系統、催化反應動力學模型自動生成智能體等八大功能,全面覆蓋了催化劑評價表征、工藝開發、中試放大、工廠運行等化工技術開發及應用的核心環節,初步搭建起基于大模型的化工研發新范式,為化工新技術研發開拓了全新思路與方法。
此次全新上線的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版本,更是在多個關鍵方面實現了重大功能升級。在保持700億參數規模的基礎上,上下文長度大幅擴展,從以往水平提升至32k tokens,極大地增強了模型對長文本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夠處理更為復雜、冗長的化工相關信息。同時,新增深度推理模塊和語音交互功能,深度推理模塊可針對復雜化工問題進行多層級、多維度的分析與推導,為解決棘手難題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語音交互功能則讓使用者能以更便捷、自然的方式與模型溝通,提升操作體驗。在性能評測方面,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版本表現亮眼,在催化劑性質、換熱、設備、安全等十大化工核心維度上的平均問答準確率有大幅度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化工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目前,研發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著力構建化工數據中心和知識底座,預期將建起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多場景的全鏈條數據的化工知識底座。屆時,這將為化工行業提供一個龐大且系統的知識寶庫,促進化工知識的深度挖掘與廣泛應用。據悉,智能化工大模型3.0版本也已提上日程,將于今年發布。3.0版本有望在整合全鏈條化工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大模型的使用效果,助力我國化工行業實現新技術“從實驗室一步到工廠”的跨越式發展,推動化工產業向智能化、高效化、綠色化方向大步邁進,在全球化工產業競爭中搶占先機,重塑行業發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