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8
在臨沂市河東跨境電商產業園一樓大廳中央,數排置物架上擺滿了文具、餐具等琳瑯滿目的產品。“這些都是出口商品留的樣本,產業園自3月正式運營以來,已經合作了70多家企業,成功讓1萬多個單品走向海外,總銷售額超4000萬元。”產業園總經理王玉石介紹道。
短短半年就讓1萬多個單品成功銷往海外市場,河東跨境電商產業園的亮眼成績背后,是創新模式的有力驅動。“產業園主要通過海外倉網絡布局與本地化運營,打通‘國內生產——海外銷售’的直連通道,同時以需求驅動供給,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出海’的試錯成本。”王玉石表示,“企業能直接與全球客戶對接,讓買賣雙方實現利潤最大化。”
從出口商品品類來看,河東跨境電商產業園出口的多是文具、餐具等高頻快消品,生產這些商品的企業規模普遍不大,且大多缺乏跨境電商經驗。“與我們合作的70多家企業中,近60家此前都沒有外貿實績,這也使得產業園前期業務推廣難度較大。”王玉石坦言。不過,產業園為河東區一家寵物糧生產企業對接了一筆70萬元的海外訂單,這一成功案例讓不少處于觀望狀態的企業下定決心“出海”。
訂單的獲取并非偶然。能夠降低企業“出海”試錯成本與資金壓力,同時精準獲取海外訂單,得益于產業園“一測一試一推”分階段驗證市場的模式。“我們先根據合作企業提供的圖片、視頻、產品參數等信息,在目標國市場進行線上調研,生成可行性市場報告,明確產品在該國的適配度、定價區間以及推廣策略等。”王玉石介紹,“隨后,產業園按照市場需求小批量發貨至海外倉用于線上推廣,通過當地電商平臺獲取訂單;此后再根據試銷數據優化產品與供應鏈,啟動穩定訂單發貨。”在推廣過程中,河東跨境電商產業園還提供“一件代發+售后托管”、“海運+海外倉前置”等服務,大幅提高商品推廣成功率。
為進一步拓寬市場,河東跨境電商產業園正依托海外倉進行倉銷展一體化布局。“倉”主要為客戶提供智能分撥、一件代發、退換貨處理等服務;“銷”是開展本地化電商運營、線下展銷、私域流量轉化等;“展”指倉庫設有常態化展廳,支持采購商實地驗貨與訂單洽談。“我們會派駐專業運營團隊進駐海外倉,負責市場調研、客戶對接、活動策劃等,實時反饋當地消費需求。同時也通過海外倉‘前倉后店’模式,吸引采購商到倉交易,縮短交易供應鏈。”
目前,河東跨境電商產業園已經與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商平臺建立合作,并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馬來西亞吉隆坡等目標市場布局倉銷展一體化中心。通過產地與采購兩方精準對接,以需求驅動供給,真正讓臨沂小微企業在“出海”之路上行穩致遠、無憂無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