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4
近日,由中國主導制定的ISO 23475-2:2025《鋼簾線試驗方法第2部分:粘合力測試》(Testing method for steel tyre cord—Part 2:Adhesion test)獲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批準發布,這標志著我國在鋼簾線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全球子午線輪胎核心材料的質量管控確立了統一技術標尺。
作為子午線輪胎的“骨架核心”,鋼簾線與橡膠的粘合性能直接決定輪胎的承載強度、抗疲勞性及使用安全,是衡量產品品質的關鍵指標。長期以來,全球鋼簾線粘合力測試缺乏通用國際標準,各國采用的測試規范在項目定義、設備參數、流程描述及結果判定上差異顯著,不僅導致檢測數據缺乏可比性,更給跨國貿易中的質量認證、糾紛判定帶來諸多阻礙,增加了企業的合規成本與市場準入難度。
這一國際標準的誕生源于產業實踐與技術積累的雙重驅動。項目于2023年5月在ISO/TC17/SC17“鋼/盤條與鋼絲”分技術委員會正式立項,由貝卡爾特(中國)技術研發有限公司與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聯合牽頭提出,江蘇興達、山東大業等國內鋼簾線龍頭企業,通力輪胎等下游應用代表,以及南鋼、首鋼等原料供應企業深度參與,同時聯合全球相關領域專家開展技術研討。歷經多輪論證,標準最終明確了粘合力測試的儀器設備要求、操作流程規范、數據處理方法等核心內容,形成了國際公認的技術共識。
標準的發布將產生多維度產業價值:在技術層面,填補了鋼簾線粘合力測試領域的國際標準空白,為全球企業提供統一的檢測技術框架,助力提升產品質量穩定性;在貿易層面,消除了因標準差異導致的技術壁壘,降低了跨境貿易中的檢測重復成本與溝通成本,加速全球產業鏈協同;在產業層面,彰顯了我國在鋼簾線材料研發、質量管控領域的技術實力,推動國內金屬制品行業深度融入國際標準體系,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該領域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從輪胎生產車間到全球貿易市場,這一標準的落地將貫穿鋼簾線產業全鏈條,為全球子午線輪胎的安全升級與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