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2
在儀隴縣銅鼓鄉蠶桑現代農業產業園,連片的“川桑825”“農桑”等良種桑樹長勢旺盛,智能化蠶棚內飽滿的蠶繭透著優質品相。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儀隴繭絲”憑借全鏈條品質把控,不僅站穩國內市場,更敲開歐美高端市場大門——2024年外貿出口額突破3000萬美元,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傳統蠶桑常受“產量低、品質波動大”困擾,儀隴縣聯合西南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組建專家團隊,建起蠶桑專家大院與良種繁育基地。針對當地丘陵氣候,篩選出“強桑1號”等適配品種,創新采用“寬距6.9尺、窄距2.1尺、株距1.8尺”種植規格,優化傳統桑園布局,讓桑葉產量與質量雙提升。
蠶種培育同樣嚴苛,推廣的優質蠶種抗病性強,繭層厚度、解舒率遠超普通品種;標準化小蠶共育室通過溫濕度智能調控,將蠶苗成活率穩定在98%以上,從源頭鎖住品質。“公司統一育出3齡蠶再送農戶,避開易死亡期,還手把手教技術,確保蠶繭達標。”四川語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魏榮說,全流程標準化管理,讓每批蠶繭都符合地理標志要求。
在四川布碧絲紡織繅絲廠,自動化設備持續運轉:蠶繭經80℃熱水煮煉,48根生絲通過電子清糙機并絲成錠。依托自動旋轉上蔟、精細化分級等技術,生絲清潔度、潔凈度達國際6A標準,順利拿下歐盟有機認證,成了意大利等歐美市場的“香餑餑”。
儀隴縣農業農村局表示,下一步將深化蠶桑全鏈條升級,推動“儀隴繭絲”與文旅、電商融合,拓寬市場渠道,讓這根“絲”既帶動農戶增收,又持續擦亮出口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