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09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浪潮下,江蘇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驅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據南京海關統計,2025年1-8月,江蘇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5.1%,增幅較全國高出1.6個百分點;其中“新三樣”出口額達1214.5億元,同比增長10.6%,以高“含新量”與“含綠量”彰顯江蘇外貿強勁韌性。
產業鏈協同發力,筑牢出海底氣
完善的產業生態為“新三樣”出口提供堅實支撐。常州深海瓊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轉型之路頗具代表性:這家曾專注于太陽能路燈光伏小組件的民營企業,2020年借越南屋頂光伏“搶裝潮”實現升級,如今產品已遠銷黎巴嫩、泰國、南非等多個國家。“組件80%的原材料在鎮上就能采購,常州本地可配齊所有物料,當天采購當天到貨,交付效率大幅提升。”公司總經理杜曉虹的話,道出了江蘇新能源產業集群的協同優勢。這種上下游高度集聚的產業生態,讓企業在響應海外訂單時更具靈活性與競爭力。
在風電等延伸領域,產業鏈優勢同樣凸顯。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作為風電齒輪箱“單項冠軍”企業,其產品全球市場份額超三成,今年創新研發的大兆瓦齒輪箱進一步打開海外市場。江陰振江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風力發電機機艙罩,借助產業配套優勢快速響應歐美市場需求,1-2月出口額已達3.3億元,同比增長36%。
企業創新突破,拓展全球市場
江蘇“新三樣”企業以技術創新與市場深耕搶占國際份額。高新技術企業江蘇問電科技聚焦鋰電池核心賽道,打造智能鉛替電源、陽臺光伏電源、便攜式儲能電源三大產品線,僅2025年3月至9月,出貨量已超16000套,近期一批270臺便攜式儲能鋰電池經查驗后順利發往德國。從光伏組件到儲能設備,企業通過精準對接海外多元化需求,持續擴大市場版圖。
風電領域的“大塊頭”裝備也在加速出海。南通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巨型風電葉片憑借可靠品質贏得歐洲市場青睞,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針對陸上“沙戈荒”基地與海上風電場景研發的專用齒輪箱,進一步鞏固了全球市場地位,今年1-2月出口銷售額達1.28億元。
部門精準服務,暢通出海通道
主管部門的高效服務為“新三樣”出口按下“加速鍵”。南京海關針對新能源產業特點推出系列便利舉措:昆山海關全面梳理鋰電產品出口政策,主動“送策上門”,通過強化資料審核、實貨查檢與制單出證等環節管控,助力企業快速通關;南通海關為風電葉片等超大件貨物設立“綠色通道”,借助碼頭監控實時掌握裝卸動態,破解巨型裝備運輸難題。
智慧監管與政策創新更顯服務溫度。江陰海關設立駐企服務站,推行“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抵港直裝”等措施,振江新能源的機艙罩出口從申報到放行僅需半小時;新生圩海關為南高齒量身定制“一保多用、全國通用”稅款擔保方案,累計為企業節省資金占用近1200萬元。此外,海關、商務、稅務、人民銀行建立四部門聯席機制,統籌解決企業通關、結匯、退稅等全鏈條問題,形成服務合力。
從產業鏈協同到企業創新,再到部門精準賦能,多重優勢疊加推動江蘇“新三樣”出口持續攀升,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的綠色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