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4
“十四五”期間,長沙海關積極助力湖南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以多元舉措保障國際物流通道高效運轉。近日,經長沙海關所屬懷化海關監管放行,一列中老圖定班列從懷化國際陸港啟程,滿載500余噸化肥、農機、飲料等貨物,3天后即可抵達老撾萬象,返程時將運回東南亞木薯淀粉、水果等特色產品,實現“雙向帶貨”。
地處湘鄂渝黔桂五省市自治區中心的懷化,憑借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契機,成為湖南唯一面向東盟的貨運集結中心。自2022年運營以來,懷化國際陸港班列開行量大幅增長:2022年151列、2024年突破千列達1009列;2025年前三季度已開行國際班列903列,同比增長24%,其中中老班列210列,數量居中部地區首位,港區內龍門吊作業不停、貨車穿梭,物流活力持續釋放。
為推動陸港高質量發展,長沙海關出臺系列支持措施:推動公鐵水多式聯運無縫銜接,深化與昆明、南寧等沿線海關的“點對點”通關協作,保障進口農產品班列常態化運行;同時推廣“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提前申報”等便利模式,搭配“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實現出口貨物“即報即審即放”,大幅提升通關效率。
高效物流通道帶動雙向貿易繁榮。進口端,2025年前三季度懷化陸港進口木薯淀粉4.2萬噸,同比增長53.6%,懷化正加速打造木薯淀粉集結分撥中心,下游企業以此為原料生產的珍珠奶茶等產品暢銷國內;冷鏈水果進口表現亮眼,同期進口額9391萬元,同比增長2.8倍,東南亞榴蓮、龍眼等豐富了周邊消費市場。
出口端,湖南及周邊地區的小型農機、箱包、日用百貨等通過陸港便捷銷往東南亞。以湖南勁松機械為例,過去農機從婁底雙峰經深圳海運至老撾需25天,如今經懷化中老班列最快5天可達,運輸時間縮短20天,單個集裝箱運輸成本降低近半。
陸港發展更帶動本土產業崛起。懷化市外貿進出口額從2022年的46.8億元增至2024年的137.6億元,增速連續3年居湖南首位。其中箱包皮具產業增長顯著,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額3.1億元,同比增長34.6%,產品覆蓋119個國家和地區;懷化會同縣從2年前幾乎無箱包生產,發展到如今擁有37家箱包企業、年產值超17億元,湖南享同實業依托陸港優勢,今年拉桿箱等產品出口已超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