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2
紡織行業最近迎來了一劑強心針!
2025年6月27日,商務部網站發布了中美倫敦框架的最新進展,美方稱雙方已達成貿易協議,紡織出口有望修復。這一消息讓飽受貿易戰沖擊的紡織企業看到了曙光。
要知道,2025年1-5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9.7%,5月單月更是暴跌34.5%,許多企業被逼到墻角。如今,隨著美方承諾取消對華限制措施,紡織業能否迎來轉機?
這場“關稅拉鋸戰”的背后,隱藏著哪些行業機會與挑戰?
中美貿易戰以來,紡織行業的日子可謂“雪上加霜”。
2025年前5個月,中國對美出口額斷崖式下跌,尤其是低價小包裹出口金額同比驟降40%,許多依賴美國市場的紡織企業直接“躺平”。
盡管同期中國對泰國、越南等地的出口數據看似亮眼,但業內人士心知肚明,這些增長中摻雜了大量轉口貿易的成分,美國市場的重要性依然無法替代。
如今,美方松口稱將取消對華限制措施,這無疑是給紡織企業拋來了一根“救命稻草”。
但問題是,這根稻草能拉得起整個行業嗎?從歷史經驗看,美國在經貿問題上反復無常,特朗普政府曾多次簽署協議后又單方面撕毀承諾。
因此,紡織企業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錯失機會,必須做好兩手準備。
稀土與紡織的“捆綁游戲”:中方的底牌在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協議中,美方特別提到中國將加快稀土出口,而中方則強調“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
稀土作為中國的戰略資源,其出口管控一直嚴格,中方絕不會因為美方的要求就輕易松口。這種“捆綁式”談判策略,恰恰說明中方在稀土問題上握有主動權。
如果美方真心實意取消限制,紡織出口的修復將是水到渠成;但如果美方再次“變卦”,中方完全可以通過收緊稀土出口來反制。
這種博弈的背后,是雙方對核心利益的爭奪。紡織企業需要密切關注稀土政策的動向,因為這可能直接影響到對美出口的穩定性。
面對這一輪貿易協議的“曙光”,紡織企業該如何行動?
首先,必須認清現實:美國市場雖然重要,但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已經暴露無遺。2025年1-5月,中國對東盟、非洲等地的出口增長顯著,說明多元化布局勢在必行。
其次,企業需要提升產品附加值,擺脫低價競爭的泥潭。例如,吳江某紡織廠通過技術改造,將人均產值提升了2.8倍,成功在貿易戰中逆勢增長。
最后,政策紅利雖好,但企業不能“躺贏”。中美經貿關系的復雜性決定了未來仍可能波折不斷,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在風雨中站穩腳跟。
畢竟,在全球化博弈的背景下,只有主動求變,才能避免被時代淘汰。說到底,貿易協議只是一張“門票”,真正的比賽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