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8
素有外貿“新春第一展”之稱的華東進出口交易會自1991年創辦以來,始終秉承“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辦展理念,持續推陳出新、深化開放合作,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國際貿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風向標之一,為全球客商搭建了合作共贏的交流平臺。
2月26日,記者從上海市商務委獲悉,第33屆華東進出口交易會將于3月1日至3月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華交會展覽總面積達11.5萬平方米,共設服裝服飾展、紡織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裝飾禮品展4大專業子展,以及跨境電商和境外展區2大專業展區,總展位數超5100個,吸引了3250家境內外企業參展,其中,境外展商達364家,覆蓋13個國家和地區。展會期間預計將迎來4萬余名境內外專業采購商,規模與影響力持續提升。
據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介紹,華交會始終是展示中國外貿企業創新實力與品牌升級的“前沿窗口”。本屆華交會參展企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上下游集聚更加完整,甚至有不少跨界“新秀”慕名而來,參展企業中品牌企業占比20%,專利企業占比15.2%,具有新材料、新工藝企業占比6.6%,專精特新企業52家。他們帶來了不少跨界融合的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展覽含“新”量持續攀升。為激勵企業創新突破,本屆華交會還延續“創新獎”評選機制,經嚴格評審,44家企業憑借技術突破、模式革新以及市場拓展能力脫穎而出,榮膺“華交會產品創新獎”,并在開幕式上發布。
除了這些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本屆華交會還在開辟新渠道,促進供需精準對接上大做文章。記者了解到,本屆華交會在組織參展企業赴日本、韓國、英國、愛爾蘭等地參與海外推介會,并在沙特、南非分別開展了海外推介會,以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同時,在去年的歐美專場、服裝服飾專場、紡織面料專場、家庭用品專場、裝飾禮品專場、日本專場等6場的基礎上,今年的華交會現場新增設東南亞專場對接活動,旨在把握RCEP合作紅利,深化中國與東盟的產業鏈協同,為參展企業展示創新產品和技術,搶占東南亞外貿藍海提供黃金機會。
此外,作為落實國家“雙循環”戰略的重要實踐平臺,本屆華交會在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布局方向也進行了統籌考慮和精心布局。主辦方將對既從事出口業務又具備內銷能力的企業產品加注“可內銷”標簽。據統計,此類企業數量達552家,占參展企業總數的17%,實現“外貿企業做內銷,內貿企業做外貿”的雙向發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