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0
在國際貿易的大棋盤上,關稅一直是影響企業發展與市場競爭的關鍵棋子。多年來,中國輪胎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征程中,關稅如同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帶來重重挑戰。
回溯過往,美國針對中國輪胎實施的“雙反”(反傾銷、反補貼)政策,像一道堅固的貿易壁壘,將中國輪胎企業阻擋在美國市場的大門之外。高額的關稅成本,使得中國輪胎產品價格優勢盡失,企業出口量銳減,不少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海外市場布局,開啟艱難的轉型之路。
賽輪輪胎獲免稅待遇
就在眾多中國輪胎企業在關稅泥沼中奮力掙扎時,賽輪輪胎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其墨西哥工廠生產的半鋼胎產品,成功斬獲《美墨加協定》(USMCA)下的免稅待遇。這一消息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激起千層浪。
《美墨加協定》是北美地區極為重要的貿易協定,其核心便是通過降低關稅壁壘,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賽輪輪胎墨西哥工廠憑借著過硬的技術標準和卓越的供應鏈管理,成功滿足協定中嚴苛的原產地規則認定要求,順利拿到了出口美國市場的免稅“通行證”。
這一免稅待遇對賽輪輪胎而言,意義非凡。從成本角度看,以往亞洲進口輪胎進入美國市場需承擔高額關稅,而如今賽輪墨西哥工廠的產品卻能輕裝上陣,節省約4.5%的關稅成本,成本降幅可達10%-15%。成本的降低,直接轉化為強大的價格競爭力,讓賽輪輪胎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牌上占據主動。
在供貨響應速度上,墨西哥工廠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往從亞洲長途運輸輪胎,不僅耗時久,還容易受到各種運輸風險的影響。如今,賽輪輪胎通過墨西哥工廠實現了“本地化生產+區域化供應”,大大縮短了供應鏈長度,能夠像敏捷的獵豹一樣,迅速響應美國客戶的需求,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免稅政策對中國輪胎的影響
從市場格局來看,美國乘用車輪胎市場年需求量超過2億條,這塊巨大的蛋糕長期被米其林、固特異等國際輪胎巨頭瓜分。賽輪輪胎憑借墨西哥工廠的免稅優勢,恰似一位手持利刃的勇士,有望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尤其是在替換胎市場,實現突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自身開辟出新的增長極。
對于中國輪胎行業而言,賽輪輪胎的成功突圍也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意義。它就像一盞明燈,為其他中國輪胎企業照亮了一條應對貿易摩擦、拓展海外市場的新路徑。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輪胎企業或許可以借鑒賽輪的經驗,通過優化全球布局,尋找更有利的生產基地,充分利用區域貿易協定,來打破貿易壁壘,提升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