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2
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于4月21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泰國大米出口量降至21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會長朱基亞特(Chookiat Ophaswongse)分析稱,出口量下滑主要歸因于各國延遲采購決策,以及印度恢復大米出口對泰國大米出口形成沖擊。
朱基亞特指出,盡管美國市場在暫停實施更高關稅90天后,泰國大米出口商收到了更多來自美國的訂單,但泰國2025年全年大米出口量可能仍會低于預期的750萬噸。同時,他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泰國大米出口情況與第一季度相似,難有明顯起色。
泰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大米出口在其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2024年,泰國出口大米994萬噸,出口額達2256.5億泰銖,其中美國是其第三大出口市場。然而,如今泰國大米出口正面臨諸多挑戰。如果對美國的出口持續受關稅等因素影響,泰國甚至可能失去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國的地位。
此前,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曾預測,2025年全年泰國大米出口量將從2024年的995萬噸縮減至753萬噸,下降24.3%,出口額預計從2250億泰銖(約64.34億美元)降至1700億泰銖(約48億美元),下降25.4%。從今年1月1日至2月24日期間,泰國累計出口大米約110萬噸,同比下降32%。當時就有預測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泰國大米出口量可能為180-200萬噸,較去年同期的300萬噸下降33%,減少100萬噸。如今第一季度實際出口數據印證了此前的悲觀預期。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5年印度預計將超越泰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出口量高達2250萬噸,同比增長26.4%。而泰國和越南的出口量預計均為750萬噸,分別同比下降24.2%和17%;巴基斯坦預計出口530萬噸,同比下降18.2%。泰國大米出口在全球市場上面臨著來自印度等競爭對手的巨大壓力,且短期內難以扭轉出口下滑的局面,后續發展態勢值得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