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5
近日,秀洲紡織產業重鎮王江涇鎮組織12家紡織企業組團赴俄羅斯開展市場考察與合作對接,通過政企協同、產業聯動的方式,與俄方企業及機構達成多項合作意向,為"絲路通"區域品牌注入新動能。企業代表們紛紛表示,在全球市場格局調整期,"跑出來才有機會"已成行業共識。
多維布局,精準對接市場需求
考察團以"調研+展會+對接"三維模式展開市場開拓,首站在圣彼得堡與俄羅斯俄中商務園舉行專題洽談,圍繞紡織面料貿易創新、跨境投資機遇等議題深入交流,為兩地產業合作搭建起溝通橋梁。
在莫斯科,考察團重點走訪柳布利諾、薩達沃特兩大核心批發市場。作為俄羅斯服裝產業的關鍵供應鏈樞紐,這兩大市場聚集了大量面料、輔料及服裝采購商——俄羅斯輕工業基礎薄弱,紡織服裝長期高度依賴進口,批發市場成為中國產品進入當地市場的重要渠道。薩達沃特市場負責人對王江涇面料的品質與性價比表示認可,明確表達了合作意愿,希望共同拓展中國優質紡織產品的在俄銷售網絡。
展會平臺成為展示實力的重要窗口。考察團集體亮相東歐規模最大的俄羅斯國際專業輕紡博覽會,通過實物展示、技術講解等方式,集中呈現王江涇在功能性面料、高端織造等領域的優勢,現場達成多個初步合作意向,為后續市場拓展"起針引線"。
產業聯動,打造出海聚合效應
此次俄羅斯之行創新性地實現了"單點突破"與"集群發力"的結合。考察團聯合俄羅斯最大物流企業CDEK共同主辦資源對接會,這場活動不僅是王江涇紡織的海外推介,更成為嘉興五大產業帶的集體亮相——洪合毛衫、海寧皮革、平湖羽絨服、海寧襪業與王江涇面料協同參展,30家企業的40余位代表通過產業推介、產品展示開展全方位商務洽談。
得益于歐亞經濟聯盟、俄羅斯紡織協會等權威機構的支持,對接會吸引超700名國際嘉賓參會,有效放大了"中國紡織產業帶"的品牌影響力。作為CDEK母公司的俄羅斯最大公共多元化金融企業Sistema集團,在對接中與考察團達成初步合作共識,為后續深度合作埋下伏筆。
技術輸出,開辟產業鏈合作新空間
此次出海的核心突破在于從"產品出口"向"技術賦能"的升級。去年以來,俄羅斯政府推出紡織企業補貼政策,旨在破解設備老化、生產效率低等瓶頸,推動本土服裝產業升級,并積極尋求中國先進紡織裝備與供應鏈管理模式支持。
恰逢Sistema集團全力推進萊賽爾全產業鏈發展,王江涇企業憑借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積累迎來機遇——當地紡織企業已實現從原料加工到織造設備的全鏈條技術儲備,其中嘉興市昶興噴織有限公司等企業更是憑借石墨烯面料等創新產品,成為安踏等知名品牌的供應商。考察團針對性地推介萊賽爾原料加工設備、高端織布設備及后端工藝技術,成功與俄方啟動首輪項目洽談,并專程赴沃洛格達考察當地紡織工廠,得到州政府主要官員接待,為技術輸出與項目落地奠定基礎。
政企協同,構建長效出海生態
此次抱團行動是王江涇紡織產業"走出去"戰略的延續。今年以來,昶興噴織、周業紡織等企業已聯合赴迪拜參展,沿"一帶一路"拓市場成為行業共識。嘉興市昶興噴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林深有感觸:"國內成熟的石墨烯面料技術、智能化生產設備,在海外市場頗具競爭力;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產品,在國外市場都是新鮮事物,這更堅定了我們出海的決心。"
王江涇鎮政府在此次行動中發揮了關鍵引導作用。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完善"企業主體+政府服務+平臺支撐"的出海體系,通過建立海外直銷中心、搭建紡織產業跨境電商平臺,進一步打響"絲路通"區域品牌。這一舉措與王江涇紡織產業的升級步伐形成呼應——2024年該鎮紡織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118億元,占全鎮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在智能化技改、綠色生產等領域的持續投入,為產業出海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產品貿易到技術合作,從單個企業出海到產業帶協同,王江涇紡織企業的俄羅斯之行,不僅打開了新興市場的增量空間,更探索出傳統產業國際化的新路徑。隨著"絲路通"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這座紡織重鎮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產業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