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6
興業科技10月9日公告顯示,公司于合肥巢湖設立控股子公司專攻汽車內飾皮革深加工。依托合肥聚集比亞迪、蔚來等頭部車企及超500家配套企業的產業集群優勢,這一布局成為皮革行業跨界汽配市場的典型縮影。當前,皮革行業正從服裝、鞋包等傳統消費領域,加速轉向汽車內飾賽道,在高端制造與綠色轉型浪潮中開啟結構性變革。
這一轉向背后是強勁的市場驅動力。據觀研報告網數據,2024年中國汽車皮革行業市場規模達175.21億元,同比增長15.88%,2025年上半年已達98.73億元。全球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銷量攀升,疊加消費者對內飾從舒適美觀向科技感、高品質升級的需求,為皮革企業打開了高附加值增量空間。更關鍵的是,汽車產業穩定的更新周期與剛性需求,能有效對沖傳統皮革市場受時尚波動、外需收縮帶來的風險,顯著提升行業抗周期能力。
跨界汽配倒逼皮革產業實現三重升級。在技術層面,完成從“裝飾性”到“功能性”的跨越——車用皮革需同時滿足阻燃、防霉、抗紫外線等嚴苛性能,推動企業加大材料科學與復合加工研發,水性涂飾等環保工藝滲透率已從2020年的31%提升至2023年的58%。在綠色轉型層面,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可循環”的需求,讓生物基皮革、無溶劑涂飾皮革等創新產品找到落地場景,助力行業達成VOC減排目標。在價值維度,單平米車用皮革售價較2020年增長23.8%,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機遇之下,挑戰同樣顯著。汽車產業鏈嚴苛的準入標準、漫長的認證周期,對企業質量體系與供應鏈協同能力提出高要求。同時,超纖革等替代材料的競爭,以及歐盟Reach法規等國際標準的限制,進一步抬高了入場門檻。這要求企業不僅要補全品牌與標準短板,更需構建技術壁壘,如開發抗菌、智能溫控等功能型產品,以適配L4級自動駕駛帶來的座艙空間重構需求。
皮革行業“上車”的背后,是從“消費導向”到“產業配套”的深層變革。隨著中國汽車皮革進口替代率提升至79.4%,本土企業正從材料供應商向汽車產業鏈核心配套商演進。未來,唯有在環保標準、技術創新與品牌信譽上形成綜合優勢的企業,才能在這條新賽道上脫穎而出,助力中國從皮革制造大國向技術標準輸出強國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