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9
近日,50輛國產重卡牽引車在云南關累港口岸完成查驗后,經瀾滄江—湄公河“黃金水道”順利出口至緬甸。這一運輸場景,是中國制造依托瀾湄合作通道拓展東南亞市場的生動寫照,也彰顯了關累港口岸作為區域貿易樞紐的強勁活力。
關累港是老撾、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經湄公河進入中國的首個港口,自2024年底通過國家驗收后,發展勢頭迅猛,進出口貿易持續攀升。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關累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達11.12萬噸,貨值13.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3%和176.7%,實現貨運量與貨值的“雙翻倍”增長。
在出口品類中,車輛產品表現突出:前5個月出口牽引車、自卸汽車、拖拉機等車輛貨值3874萬元,同比增長30.6%,成為中國制造借道“黃金水道”進入東南亞市場的代表性商品。瀾滄江—湄公河作為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天然水運通道,具有運輸成本低、覆蓋范圍廣等優勢,尤其適合重型機械、車輛等大宗貨物的跨境運輸,為國產裝備拓展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市場提供了高效物流支撐。
隨著關累港口岸功能的不斷完善和瀾湄區域合作的深化,這一“黃金水道”正成為中國制造出海東南亞的重要紐帶,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向更高效、更緊密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