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5
一批在國內風頭正盛的活性成分,從2025年開始,在海外要面臨限用風險。
2024年4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的歐盟化妝品法規(CPR)修訂案(EU)2024/996明確將限制/禁用9種化妝品成分,其中A醇(視黃醇)、曲酸、α-熊果苷、熊果苷被列入限用清單;4-MBC被列為禁用原料并移出準用防曬劑清單。上述成分使用將在2025年相繼結束過渡期。
視黃醇、視黃醇乙酸酯和視黃醇棕櫚酸酯,統稱為維生素A,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認為,維生素A在身體乳中濃度不超過0.05%、在其他駐留和淋洗類產品中最高濃度不超過0.3%時是安全的,否則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風險。自2025年11月1日起,含有維生素A且不符合限制的化妝品不得投放歐盟市場;自2027年5月1日起不得在歐盟市場銷售。
對于α-熊果苷、熊果苷及曲酸,SCCS也要求限量使用。具體為:α-熊果苷在面霜中最高濃度為2%,在身體乳中的最高濃度為0.5%;熊果苷在面霜中的最高濃度為7%;曲酸在面部和手部產品中的最高濃度為1%。自2025年2月1日起,含有上述成分且不符合限制的化妝品,將被歐盟市場拒之門外。
作為歐盟授權的化妝品準用防曬劑,4-MBC此前最大允許使用濃度為4%,如今直接被列入化妝品禁用物質清單監管。不符合該條款要求的化妝品,自2025年5月1日起禁止在歐盟市場上市;自2026年5月1日起禁止在歐盟市場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雖然《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也對維生素A設定了具體的濃度限制,即視黃醇在駐留類產品最高歷史使用量為1%;視黃醇乙酸酯和視黃醇棕櫚酸酯最高濃度分別為5.5%和5%,但顯然,上述3種成分的濃度限值遠高于歐盟的要求。
而曲酸、α-熊果苷和熊果苷,雖然也被收錄于《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中,但并未設定具體的濃度限制。而且,上述原料美白功效顯著,被廣泛應用于化妝品中。據美麗修行大數據,當前備案有效商品中,含有相關成分的產品超5.3萬個,呈逐年增長態勢。
被歐盟列入黑名單的防曬成分4-MBC,在我國仍然被允許使用,其在化妝品中使用的最大允許濃度為4%。據美麗修行大數據,當前備案有效商品中,含有該成分的商品共計708個,使用該成分的品牌共計503個。
由此可見,對于上述成分在化妝品中的應用要求,目前我國與歐盟存在一定差異。
“上述成分的禁限用,短期內不會影響國內化妝品市場,但產品出口或受到影響。”在某原料企業負責人看來,歐盟法規在全球化妝品領域有著風向標的意義,如今歐盟調整了上述成分的應用要求,可能會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相關成分的決策,比如,泰國就已明確禁用4-MBC。
近年來,國貨美妝掀起新一輪出海熱潮,歐盟新規的頒布實施,對于產品出口歐盟的化妝品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這也給廣大出海企業敲響了警鐘,第一步便是要做好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法規調研,以免因產品不合規而蒙受經濟損失,乃至損害品牌聲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