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30
“新三樣”正成為福建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硬核引擎”。據廈門海關最新數據,今年1—8月,福建鋰離子蓄電池、電動汽車、光伏產品三大“新三樣”出口總額達943.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9.9%,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其中8月單月出口118.4億元,已連續6個月突破百億元大關,“月月破百”的穩定表現凸顯該賽道的強勁活力。
在“新三樣”出口陣營中,鋰離子蓄電池堪稱“絕對主角”,以“一己之力”撐起九成江山。今年1—8月,其出口額高達872.3億元,占“新三樣”總出口額的92.5%,在全球新能源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持續領跑。電動載人汽車則作為“后起之秀”展現出驚人增速,同期出口55.8億元,同比暴漲53.6%,成為拉動“新三樣”出口增長的重要“黑馬”;光伏產品雖未披露單獨數據,但憑借完整產業鏈與成本優勢,亦為“新三樣”整體亮眼表現提供有力支撐。
福建“新三樣”出口強勢的背后,是從“制造”向“智造”的產業升級邏輯。鋰電領域,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企業憑借技術創新與產能優勢,讓“福建鋰電”成為全球產業鏈的“硬通貨”;電動汽車產業實現從“貼牌代工”到“品牌出海”的轉型,通過精準對接海外市場需求打開增長空間;光伏產業則依托全鏈條布局,在歐美等市場成功“突圍”。正如外貿從業者所言,如今的“福建貨”,競爭核心已從“價格優勢”轉向“技術含量”,彰顯“福建智造”的硬實力。
盡管8月出口額較7月略有回落,但“月月破百”的持續態勢已打破傳統行業周期波動規律。專家分析,這既得益于全球新能源產業需求激增的外部機遇,也離不開福建企業在供應鏈韌性與海外市場布局上的長期積累。展望未來,隨著RCEP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深度開拓,福建“新三樣”有望從“量的擴張”進一步轉向“質的飛躍”,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極具辨識度的“福建智造”名片,為中國制造向高端躍升注入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