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0
走進山西同翔印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中透著蓬勃生機——嶄新的350型電子軸凹版印刷機高速運轉,彩色塑料薄膜在機臺上流轉,轉眼便成為一卷卷精致包裝;一旁的600型高速制袋機同步作業,印有“奇強洗衣液”字樣的包裝袋整齊輸出,工人們熟練操作,一派繁忙景象。作為扎根本地的軟包裝企業,同翔印務正以2300萬元的設備與技術升級投入,掙脫傳統制造束縛,走出一條“綠色+智能”的轉型之路。
新設備撐起“效率革命”
此次升級中,350型電子軸凹版印刷機與600型高速制袋機成為生產核心,徹底改變了企業的生產節奏。“以前每分鐘最多生產100米包裝材料,現在能達到300米,效率翻了兩倍還多。”公司副總經理劉水龍介紹,新設備不僅提速,更在精度與適應性上實現突破。過去復雜圖案需要多次印刷,如今一次就能成型,既省時間又降成本;600型高速制袋機則實現裁切、成袋全自動化,減少人工干預的同時,讓包裝袋規格更統一、質量更穩定。
這一變化直接體現在訂單交付上。此前承接奇強等知名企業的大訂單時,常因生產周期長面臨延遲風險,如今新設備高效運轉,企業能靈活響應客戶需求,準時交付率大幅提升。據了解,此次升級還涵蓋自動化控制系統與車間布局優化,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8000萬元,為企業搶占市場、提升競爭力筑牢根基。“‘速度+精度+穩定性’的新生產模式,讓我們應對市場更有底氣。”劉水龍說。
綠色生產算好“環保賬”
在提效的同時,同翔印務把綠色生產貫穿到每個環節。車間內,一套廢氣治理系統持續運轉,印刷產生的廢氣被引入高溫燃燒裝置,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放,過程中釋放的熱能還能回收用于設備加熱。“以前單靠電力加熱,能耗高、成本也高,現在熱能循環利用,環保又省錢。”劉水龍解釋道。
廢料回收則是另一項關鍵舉措。廠區的廢料回收站里,邊角料、余料按類別整齊堆放,標注清晰,等待重新投入生產。“能再加工的直接回爐,不能的就集中回收處理,每一卷材料都不浪費。”員工們熟練遵循分類流程,讓綠色理念落地到操作細節中。此外,生產控制系統實時監控溫度、壓力等數據,根據生產節奏自動調節熱能分配,確保設備始終在最佳節能狀態運轉。
為讓綠色生產理念深入人心,公司還專門開展培訓,從廢氣治理流程到熱能回收操作,再到廢料分類方法,逐一講解示范,員工需通過模擬考核才能上崗,確保每個環節都符合環保規范。“現在‘雙碳’目標推進得快,包裝行業環保要求越來越嚴,不跟上就會被淘汰。”劉水龍坦言,綠色升級不是“選擇題”,而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修課”。
產業升級激活“鏈式效應”
設備更新與綠色轉型,還帶動同翔印務實現管理、工藝與人才體系的全面提升。通過引入自動化控制系統和數字化管理平臺,生產全流程數據可實時監控分析,企業能根據訂單變化靈活調整生產計劃,從接單、生產到質檢、發貨,每個環節都精準可控。這種高效運轉模式,不僅讓企業自身受益,還帶動了上下游供應商與物流企業發展,成為產業鏈上的重要節點。
目前,同翔印務已帶動100余人就業,為當地增加稅收與產業附加值,其轉型經驗也為臨猗縣傳統制造業升級提供了參考。而在臨猗縣,類似的產業升級項目正多點開花——潤澤極康科技的智慧移動醫療終端項目、長佑科技的LED顯示模組項目、庫迪咖啡的水果深加工項目等陸續推進,形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從一家企業的車間煥新,到一個縣域的產業活力提升,同翔印務的綠色轉型之路,正是傳統包裝業突破發展瓶頸、擁抱新機遇的生動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