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8
7月4日,印度政府再度行動,向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提交了針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通知。這一舉措距離印度5月份首次提交同類通知時隔不久,凸顯了印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升級態勢。此次印度計劃針對今年3月26日美國對印度出口的乘用車、輕型卡車及部分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的行為,實施對等的關稅反擊措施。
印度在向世貿組織的通報中詳細指出,美國對印度汽車及零部件加征的25%關稅,已對印度約28.95億美元的出口額造成影響,導致印度出口商額外承擔了約7.2375億美元的關稅成本。印度方面堅定認為,美國此舉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尤其是違背了《1994年貿易及關稅總協定》以及《保障協定》,構成了帶有歧視性質的貿易限制行為。基于此,印度明確計劃對美國產品征收等額的報復性關稅,以此捍衛自身的貿易權益。
回顧5月12日,印度就已向世貿組織提交通知,彼時印度計劃對價值76億美元的美國輸印商品征收19.1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這一行動是對美國政府2025年2月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的回應。作為全球第二大粗鋼生產國,印度在鋼鐵出口方面深受美國這一政策的沖擊。
值得關注的是,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印度全部商品加征26%“對等關稅”,隨后給予印度90天的暫緩期,旨在推動雙方進行貿易談判。隨著7月9日這一最后期限的日益臨近,印美雙方的貿易磋商已進入白熱化的沖刺階段。然而,談判進程并不順利,雙方在諸多關鍵議題上仍存在巨大分歧。印度商工部部長皮尤什·戈亞爾明確且強硬地表示,印美貿易談判絕“不受美方最后期限約束”,印度始終堅持協議必須符合自身國家利益的立場。
在談判的關鍵領域,印度將農業和乳制品視為“不可觸碰的紅線”。印度國內農業在經濟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涉及龐大的就業群體和民生保障。一旦開放轉基因作物及乳制品市場,可能對本國農業生產體系和農民利益造成嚴重沖擊。而美國方面,在汽車零部件、鋼鐵以及農產品市場準入等問題上,對印度提出了較高要求,希望印度進一步開放市場,為美國相關產業創造更多出口機會,但美國愿意在多大程度上給予印度關稅豁免承諾,目前仍充滿不確定性。
從市場分析的角度來看,印度再次向世貿組織提起對美征收報復性關稅通知,更多是將其作為在貿易談判沖刺階段的重要籌碼。一方面,通過此舉向美國施加壓力,試圖在談判桌上爭取更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為7月9日暫緩期結束后可能出現的貿易沖突儲備反制工具。若印美雙方能夠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在汽車、農業、鋼鐵等關鍵問題上相互作出妥協,那么雙方有望達成臨時協議,印度對美報復性關稅的實施可能會暫時擱置;反之,若雙方在這些核心問題上僵持不下,印度很可能在世貿組織正式發起爭端解決程序,屆時印美貿易關系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全球貿易格局也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