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2
以“數智健康,共享發展”為主題的“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五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于16日在廣西南寧市盛大開幕。此次論壇聚焦數智技術在衛生健康領域的應用,以及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深度合作,旨在推動區域衛生健康事業邁向新高度。
在論壇上,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沈洪兵就進一步密切中國—東盟衛生合作提出了三點極具前瞻性的倡議。他強調,雙方應通力合作,提升區域乃至全球衛生治理水平。面對跨國界的公共衛生問題,如傳染病的傳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等,中國與東盟國家需加強信息共享、技術交流與聯合行動,共同制定并完善區域衛生治理規則與應急機制,為全球衛生治理貢獻區域智慧與力量。
擁抱數智技術,共同實現跨越式發展,也是沈洪兵倡議的重點。他指出,數字化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重塑全球衛生健康體系,推動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提升服務效率,加速疾病防控的創新進程。數字化已然成為全球健康公平的新引擎。政府主導、技術普惠、數據安全三者有機結合,能夠助力發展中國家突破傳統醫療基建的瓶頸,實現醫療衛生事業的彎道超車。中國與東盟國家應充分發揮中國—東盟跨境醫療合作平臺、中國—東盟醫院合作聯盟等的功能,利用數智技術賦能雙邊、多邊衛生合作,讓先進的數智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區域民眾的健康福祉。
此外,沈洪兵倡議加強衛生體系建設,提高衛生服務可及性。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培養專業人才、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等措施,確保區域內民眾能夠便捷地享受到優質的衛生服務,減少因地域、經濟等因素導致的衛生服務差距。
本屆論壇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吸引了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衛生官員,東盟秘書處、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等國際組織代表,以及中國和東盟國家衛生行業協會、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眾多中外嘉賓。他們在論壇中深入開展交流研討,共同探尋深化務實合作的新路徑、新模式。
沈洪兵在發言中著重強調了數字化技術對全球衛生健康體系的深刻變革。數字化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升級,更是推動全球健康公平的關鍵力量。在政府的有力引導下,實現技術的廣泛普及,并保障數據安全,發展中國家便有可能繞過傳統醫療基建發展緩慢的困境,實現快速發展。例如,遠程醫療技術可讓偏遠地區的患者獲得大城市專家的診療建議;大數據分析能夠助力精準的疾病防控,提前預測疾病傳播趨勢,合理調配醫療資源。
衛生健康是中國—東盟建設“五大家園”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雙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積極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精心打造了眾多“小而美”的合作項目,使得衛生健康合作這一金字招牌愈發閃亮。雙方在傳染病聯防聯控、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傳統醫藥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自2016年以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已成功舉辦5屆,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和東盟各國在衛生領域建言獻策、分享經驗、探討合作的關鍵平臺。每一屆論壇都聚焦不同的熱點議題,推動雙方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本屆論壇設置了婦幼健康交流與合作、健康產業發展、疾病防控合作、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合作、衛生應急合作、醫院管理合作、國際口腔醫學交流與合作等7個分論壇,全方位、多角度地促進雙方在衛生健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論壇開幕當日,備受矚目的中國—東盟醫療保健合作中心(廣西)正式啟用。該中心定位為面向東盟的高水平醫療保健國際合作平臺,具備危重癥救治、高層次人才培養與醫學科研與合作交流等多項重要功能。其啟用將顯著提升中國—東盟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能級,極大地增強區域公共衛生協作能力,為雙方在疾病防控、醫療技術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