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07
2024年12月30日,全國首個海上運輸“單一窗口”——廈門海上運輸“單一窗口”正式上線。
廈門自貿委、廈門海事局、廈門海關、廈門市商務局(口岸辦)、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廈門市船舶代理協會等單位領導共同按下啟動鍵。
與此前廈門自貿委主導建設的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不同的是,廈門海上運輸“單一窗口”同為全國首創,服務功能上更側重于船舶,服務對象上更多面向船東、船舶租賃人、航運服務業,覆蓋業務申報、港口動態、行政檢查、運營服務、信息服務五大板塊一百余項功能,解決了制約船舶進出港效能進一步提升的業務數據分散、船貨信息重復申報、綜合保障服務不足等問題,圍繞船舶進出港全流程,打通數據在相關部門內及跨部門間縱橫流轉交換渠道,打造政府部門與港航企業“信息傳遞高效率、填報數據高復用、海事政務高便捷”的良性互動模式,是國內首個港口間船舶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提高了“單一窗口”在船舶運輸全流程的數字化保障能力。
據了解,2022年,國際海事組織(IMO)便利運輸委員會(FAL)通過《國際便利海上運輸公約》附則修正案,要求世界各地的港口應建立并使用海上運輸“單一窗口”。同時,便利運輸委員會還更新了《建立海上運輸“單一窗口”的導則》,以指導各國建設與發展海上運輸“單一窗口”。
為對標國際一流,滿足國際公約要求和廈門發展需求,推動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廈門自貿委、廈門海事局共同開展在廈門建設海上運輸“單一窗口”的探索,雙方成立聯合專班開展走訪調研,開展行業交流19場,收集轄區各港航企業與相關部門需求68項,并赴寧波等兄弟港口,就溝通“寧波—廈門”船舶進出港數據展開協商。
廈門海事局船舶監督處處長尹健告訴記者,海上運輸“單一窗口”填補了國際貿易兩端之間海上運輸環節管理與服務的空白,使其成為一個便利海上運輸和國際貿易的全環節鏈條。
廈門自貿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廈門自貿委與廈門海事局將以廈門海上運輸“單一窗口”為新起點,發揮先行先試優勢,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推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賦能航運貿易生態圈,助力港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