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2
今年上半年,四川外貿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多項數據呈現良好增長態勢。據成都海關統計,上半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達5190.9億元,在全國排名第8位,較去年同期增長6.3%。其中,出口額為3156.2億元,同比增長8.2%;進口額為2034.7億元,同比增長3.4%。
從這份“半年報”來看,四川外貿在進出口、出口、進口三方面的規模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自今年全省推出一系列穩外貿舉措后,進出口規模呈現逐季上升趨勢,一季度進出口2570.5億元,同比增長7.2%;二季度進出口2620.4億元,同比增長5.3%。
作為內陸省份,四川外貿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全省各地協同發力,成都的核心帶動作用顯著,多個市州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成都進出口額達4274.7億元,同比增長9.4%,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2.3%,拉動全省外貿增長7.5個百分點。同期,綿陽進出口182.1億元,同比增長23.5%;宜賓、瀘州進出口規模均超百億元;內江、自貢、涼山等市州進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
二是外貿主體活力不斷增強,企業規模持續擴大。上半年,四川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同比增加8.8%。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同比增加9.4%,占企業總數的89.8%,合計進出口1837.2億元;國有企業進出口305.3億元;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24.3%。
三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突出,外貿產業向“新”向“綠”發展態勢明顯。上半年,全省進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儀器出口同比分別增長77.3%、119.1%、34.9%;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出口141.5億元,同比增長102.2%,其中光伏產品、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84.9%、1306.4%。
出口保持強勁勢頭的同時,進口也表現穩健。優勢產業進口持續增長,集成電路進口1098.1億元,同比增長5.8%;電腦及零部件進口同比增長14.2%。同期,消費品進口92.6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鮮蝦進口13.1億元,同比增長301.8%;冰鮮三文魚進口5.6億元,同比增長31.9%。
四是貿易伙伴日益多元化,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大。上半年,與四川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地區)達229個,較去年同期增加5個;進出口規模超億元的貿易伙伴有112個,較去年同期增加4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348.6億元,同比增長2%;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741.2億元,同比增長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