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1
近日,全國首個“非自產醫療機械保稅維修業務”試點獲批落地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內企業——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廈門也成為全國首批自貿片區內企業獲批開展“全球保稅維修業務”的城市。
這一高含金量政策的試點,標志著廈門片區擴大了保稅維修范圍,實現從保稅維修自產產品延伸到可維修全球同類產品,也就是從“修自產”到“修全球”,推動企業加速融入國際加工貿易體系,為進軍高端醫療設備產業鏈打下堅實基礎。
據介紹,“非自產保稅維修”是指以保稅監管方式將非本集團自產的存在部件損壞等問題的貨物(待維修貨物)從境外運入區域內進行檢測、維修后復運出境的新業態。這一新業態集檢測、分析、修理、測試等業務環節于一身,能幫助企業以較低的成本整合全產業鏈,并獲取先進技術,在醫療器械產業上有廣泛需求和巨大商業價值。
“獲批試點前,我們只能在綜合保稅區內開展維修產品目錄內的本集團自產產品保稅維修?!必惾R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獲批試點后,通過“全球保稅維修”,企業還可以承接飛利浦等其他跨國公司生產的產品維修項目,形成外貿增量?!霸圏c獲批后1個月內,新項目可立即啟動,預計可增加約5萬臺/年的維修業務量,新增年營業額約5000萬美元,可帶來新增就業約200人?!?/p>
據悉,該政策的試點落地,是在廈門片區的牽頭下,用好用足“自貿區+綜保區”的政策疊加優勢,并得到廈門市商務局、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廈門海關的大力支持,最終形成業務開展的可行性報告、綜合監管方案、環境監管方案、海關監管方案、屬地監管方案和企業合規管理計劃,落地廈門自貿片區。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政策試點落地后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將以業務試點落地為契機,持續聚焦醫療器械保稅維修產業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著力打造高能級醫療器械維修全產業鏈,推動廈門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