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15
近年來,盲盒經濟大行其道,開盲盒也成為大量年輕人的擁躉。然而隨著盲盒受熱捧的同時,這一領域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盲盒概念的迅速升溫,也使其迅速破圈向各個行業擴散。甚至有出現“萬物皆可盲盒”的跡象。但目前,行業內充斥著過度消費、惡意炒作等行為,對消費者和行業都造成不小的傷害。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江蘇歷史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賀云翱提交了《關于規范化管理新興盲盒經濟產業的提案》。
賀云翱指出,“目前最常見的有潮玩盲盒、美妝盲盒、生鮮盲盒、飛行盲盒四種,但由于缺乏行業標準和有效監管,存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甚至非法經營等問題,而且其營銷也存在誘導青少年盲目消費的缺點。”他建議一方面加大行業監管,培育青少年理性消費觀;另一方面,也應引導鼓勵行業積極打破“次元壁”,即改變以二次元文化為主的現狀,主動從小眾愛好走入大眾的實際需求。
另外,“盲盒經濟”所引發的一連串問題也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黃河科技學院校長楊雪梅的關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她帶來了《關于加強盲盒市場監管力度的建議》。
楊雪梅呼吁出臺規范盲盒市場行為的管理辦法。建立和完善盲盒隱藏款投放量和抽取概率的第三方監督機制,明確盲盒交易禁止項目,如寵物活體等。加強盲盒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對盲盒企業經營類型(經營范圍)予以分類管理等。
作為行業龍頭,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潮玩市場的快速升溫,盲盒這種營銷形式被廣泛接受,但我們也對諸如活體盲盒、現金盲盒等違反公序良俗和打擦邊球的現象感到擔憂。我們始終認為監管是手段,健康發展才是目的,一個規范的市場對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來說是利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