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13
2022年起化妝品行業正式進入科學、嚴謹的監管2.0時代,新規執行初期品牌方、代工廠均將面臨變化帶來的挑戰。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行業分化預計將加劇,合規經營、積極擁抱變化的科技型企業有望夯實優勢、成長壯大,而因循守舊、投機取巧的技術落后企業或將加速出清,行業馬太效應有望顯現。建議布局賽道優質、組織靈活、研發產品實力較強的企業。
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施行,疊加藥監局引導,推動化妝品進入嚴監管時代。我國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于2021年1月開始施行。相應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等二、三級政策文件也陸續出臺,對于注冊備案、生產經營、標簽管理等各環節都作出詳細規定。與此同時,2021年以來藥監局高頻發布通知、文章,對“大麻化妝品”、“刷酸”、“干細胞化妝品”、“促進睫毛生長”、“377等美白成分”、等多個類型的產品或話題予以規定或引導,行業監管力度明顯加大。
新規對于注冊人備案人責任、原料與產品功效分類管理、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等環節的監管變化較大。我們梳理認為,新規在以下三個環節的監管要求變化較大:1)明確注冊人、備案人對化妝品的質量安全和功效宣傳負責,同時要求設有5年以上從業經驗的質量安全負責人,對于過往以委托加工為主的中小品牌方的責任予以明確。2)按照風險程度對化妝品實行分類管理,對特殊化妝品實行注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化妝品原料同樣實行雙重分類管理制度。3)對于具有功效宣傳的化妝品,要求進行功效宣稱評價檢測,從法律層面對化妝品虛假宣傳、輿論誤導等行業亂象進行約束。
嚴監管下廠商合規成本提升,長期看合規經營、變化靈活的頭部廠商有望受益。嚴監管下,功效類產品備案時間延長,費用成倍增加,2021年5-10月的月均備案產品數不足新規系統上線前的1/3,因此對品牌方的研發實力、產品策略均提出更高要求,預計實力薄弱的中小品牌受影響較大。同時,優質代工廠具備幫助品牌備案、生產的全鏈路實力,有望逐步建立競爭壁壘。此外,功效宣稱評價使得化妝品檢測需求激增,目前國內符合資質的檢測機構有限,預計短期受益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