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26
1月25日晚間,國產半導體IP龍頭芯原股份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00萬元至15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扣非歸母凈利潤-5500萬元至-4000萬元,同比收窄48.40%至62.47%。
從第四季度來看,芯原股份實現歸母凈利潤3182萬元至3682萬元。以中值3432萬元計算,環比增長44%,延續了二、三季度增長趨勢。同時,此次為芯原股份2018年上市后首次取得年度盈利。
芯原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已經產生了規模效應體系。其中,IP業務的規模效應已經釋放,量產業務規模效應正在顯現。”
戴偉民強調,對于平臺型服務商更應關注其規模效應。“若押寶某個產品的短期爆發力,短期業績增長可能比較容易,但可持續性不強。規模效應起來后,公司不僅邁過了業績拐點,而且將是公司未來成長驅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芯原股份推出了基于Chiplet架構的高端應用處理器平臺,未來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商用Chiplet的企業。同時,除了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服務器等市場,芯原股份高端應用處理器平臺亦在自動駕駛領域驗證推進中。
戴偉民向記者透露,公司與全球領先的互聯網企業合作,正在定制一顆包含芯原核心IP的AR眼鏡芯片。“超低功耗等特征對IP定制的設計能力和接口適配有著較高的要求,未來市場需求比較大。IP芯片化和芯片平臺化將是行業長期發展趨勢,Chiplet有望開啟公司第二成長曲線。”
據了解,Chiplet是通用型產品,未來3~5年內或將在AR/VR、平板電腦、自動駕駛、數據中心等應用場景落地。2021年11月末,芯原股份與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等簽署《投資協議》,未來將大力發展Chiplet業務,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備的基于Chiplet的平臺化芯片定制解決方案。
記者注意到,2021年芯原股份陸續投資了威視芯半導體、京微齊力、鵬瞰科技、環宇科技等企業,“芯片藥明康德”正趨于成型。戴偉民向記者坦言:“我們2021年投資了10家企業,都是圍繞公司主營將業務和投資相結合,產業生態圈優勢逐步顯現。”
例如,芯原股份先后入股了無人駕駛廠商一清科技和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供應商環宇科技,彼此在自動駕駛領域深入合作。芯原股份為一清科技和環宇科技在芯片設計及量產業務等方面賦能,不僅助力所投企業發展及估值提升,而且通過業務融合加快芯原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產品落地。
據悉,2021年11月末,芯原股份圖像信號處理器IP獲得了汽車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認證。戴偉民表示,ISP8000L-FS V5.0.0 IP專為先進且高性能的攝像頭應用而設計,是公司首個通過ISO 26262認證的IP。后續包括視頻處理器、顯示處理器等公司其他IP,也將陸續通過ISO 26262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