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6
近年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紙包裝業的原材料忽高忽低,令業內企業苦不堪言。而終端商品漲價傳導不下去的殘酷現實,迫使很多企業不敢貿然采購原材料,害怕高位接盤的情緒在業內蔓延。
盡管龍頭紙企業不斷過能溫水煮青蛙式的寸進式漲價傳遞紙價企穩的信息,但市場觀望情緒仍然較濃。加之國內需求冰涼,紙漿廢紙下滑,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紙價有下調空間。
紙漿價格在經歷了波史詩盤地漲價后,如今頹勢盡顯。從今年3月份至6月中旬,紙漿現貨基準價格山東銀星針葉漿一改自去年11月份的上漲態勢,持續下跌,從7200元/t跌至6100元/t,跌幅達到1100元/t。期貨主力價格震蕩下挫,由3月份的7500元/t的高點下跌到最低5704元/t,跌幅1796元/t。

根據海關部署的統計,中國6月紙漿進口為251.3萬噸,5月為267.1萬噸,進口量仍然很大,短期過剩的隱憂開始顯現。
卓創資訊認為,下半年紙漿市場供需持續改善,漿價深度調整為主,四季度或有回升機會,主要依賴于需求的恢復速度。下半年廣西地區漿紙產能陸續投放,同時疊加國外闊葉漿新增產能的陸續釋放,闊葉漿供應量持續平穩,同時由于國內漿紙一體化產能的投放,部分企業進口紙漿依賴度降低;針葉漿因前期超賣、檢修、業者外盤訂貨減量及其他突發因素影響,下半年美洲到貨或改善有限。

以上來源于東經易網
近一月來,國廢市場處于震蕩向下走勢。從月初開始,東莞玖龍多次下調回收價格,累積跌幅290元/噸,而且,這一趨勢仍未走到盡頭。
由于原紙需求偏冷,二級包裝廠庫存較高,紙廠面臨著降價壓力。因此,不排除掌握定價權的紙廠堤內損失堤外補的可能,在降紙價的同時,通過壓低國廢來保持穩定的贏利空間。
傳統粗放型的紙包裝業似已日薄西山,但新的市場層出不窮,企業要學會轉型升級,拓寬市場。靠壓低成本、低價競爭打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是創新型和平臺型包裝企業的新包裝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