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據央視5月28日報道,印度服裝出口行業業內人士稱,受疫情期間的封鎖措施的影響,印度服裝行業出口萎縮嚴重,2020年印度服裝行業出口減少24%。
而在新一輪疫情下,由于工人無法到崗,印度相關企業丟掉了大量的服裝出口合同。

△央視財經
另外,根據統計網站“數據世界”的統計,馬來西亞每天發生的Covid-19病例正在迅速上升,并在一項關鍵指標上超過了印度。這項關鍵指標就是:每百萬人每天發生的Covid-19感染量。這個數據已經連續7天超過了印度。
5月25日,越南衛生部門宣布當日新增447例新冠病例,這是自5月16日出現單日新增190例病例以來的最大增幅。據悉這些病例主要來自于工廠。
新華社香港5月26日電,泰國每天發生的新冠死亡人數在周三創下新高,而印度的總病例數已超過2700萬,原因是在一些亞太國家爆發了新一輪的疫情。
泰國公共衛生部說,泰國報告有41例新死亡,這是自大流行爆發以來的最高單日死亡人數,致死總數增加到873人。該部門還報告了2455例新感染,其中16例是境外輸入,2439例是本地傳播。
聯邦衛生部表示,印度確診總數達到27157795例,在過去24小時內記錄了208921例新確診病例。自周二早上以來,該國又報告了4157人死亡,使死亡人數達到311388人。
斐濟則報告了27例,使這個太平洋島國的總數達到286個。據斐濟衛生部稱,有13例新病例是先前宣布的病例的密接者。
菲律賓衛生部報告了5310例,使該國確診病例總數達到1193976例。該部門稱,在另外150名患者死于病毒性疾病后,死亡人數上升至20169人。
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柬埔寨每天確認660起病例,使全國總數達到26989例。衛生部說,新的感染包括626例本地病例,這些病例與從2月20日開始的第三次COVID-19社區傳播有關,有34例是境外輸入。
Our World in Data匯編的數據顯示,自星期日開始,馬來西亞每百萬人每天發生的Covid-19感染量(連續7天)已經超過了印度。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在周二連續7天報告了每百萬人205.1例病例,而印度為150.4例。馬來西亞約有3200萬人口,比印度的14億少得多。
該國周三報道了7478例冠狀病毒病例,創下歷史新高,使累計感染量超過533300例。該國衛生部周二表示,重癥監護病房有2300多人死亡,700名感染者。

自2018年來,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升級,很多企業為了回避風險,將制造業從中國轉走,越南成為炙手可熱的制造業新貴。
因充足廉價的勞動力、生產要素的優勢,以及貿易關稅的優勢,撤離中國市場的家具、電子、家電、玩具等產業大量涌入越南,三星、富士康等企業也在越南持續加大投資,促進越南經濟極大發展。
東南亞多數國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生產基地。那么,隨著疫情的爆發,是否會影響供應鏈呢?分析人士認為,從疫情防控的角度來看,短期疫情越南和印度可能沒那么容易控制得住。因此,可能會存在供應鏈回流中國的情況。
另外,因為疫情的影響,人們一時間較難恢復從前的生活習慣,而且越南國內沒有完全擺脫疫情,所以即使疫情得到緩解,人們購買的也主要是生活必需品以及醫療物品,對像服裝、鞋類、家具等非必需品的需求可能會減少,這些生產服裝、鞋類、家具的華人工廠可能要面對市場需求下滑的形勢。
據CNBC消息,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說,以前,中美貿易戰導致公司將其供應鏈移出中國,從而改變了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分銷網絡。結果,越南和印度等國家受益。但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隨著印度和越南案件激增,供應鏈可能會轉移回中國。
在越南,因為Covid-19爆發,北部省份Bac Giang星期二下令關閉四個工業園區,其中包括三個容納臺灣富士康生產設施的工業園區。
張志偉表示,在越南和印度兩個國家,新冠確診病例的激增迫使中國臺灣合約制造商富士康擁有的工廠不得不關閉。富士康是蘋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這可能會使供應鏈的遷移擱置一段時間。這里的關鍵問題是國際旅行被暫停,因此跨國公司不能派遣員工到印度和越南建立新工廠。
原本,全球供應鏈出走,印度有望成為“世界工廠”。然而,疫情擾亂下,跨國企業又把訂單轉回中國。紐約大學兼任講師、中國管理諮詢商認為,若印度疫情在夏季前沒好轉,部分大企業可能會因此撤出印度。
